文档详情

2016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作业1-4简答题.doc

发布:2018-11-26约3.8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4简答题 作业1: 1、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市场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答:①免疫防御,是机体抗御,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即通常所指的抗感染免疫作用。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可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则可引发免疫缺陷病或对病原体高度敏感。②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变性细胞,而对自身免疫成分处于耐受状态,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可引发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2、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①中枢免疫器官,具体包括 ⑴骨髓,其主要功能是使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⑵胸腺,其主要功能是使T细胞在其中发育成熟。②外周免疫器官,具体包括 ⑴淋巴结 ⑵脾脏 它们是成熟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寄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3、简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及根据功能的分类。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根据功能分为五类:   (1)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2)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细胞生长的一组细胞因子。 (3)白细胞介素: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具有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引发恶液质。 (5)生长因子:促进生长的一类细胞因子。 4、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答:免疫球蛋白实质是蛋白质,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抗原决定簇,并与抗原结合,凝聚成大颗粒并使抗原失去毒性(即攻击能力)然后与抗原一起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通过激活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产生溶菌作用。(2)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抗体和补体与病毒作用后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3)调理和免疫粘附:通过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和其他抗原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感染或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4)炎症介质作用:包括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 作业2: 1、简述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答: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1.组织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和体内屏障2.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NK T、y占T、B1、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1、可降解未被人消化道食物残渣,便于机体进一步吸收。 2、合成维生素B、K。 3、可产生多种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可预防多种感染。 4、可抑制侵入的病原菌生长繁殖甚至将其消灭。 5、所谓正常菌群,也是相对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其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就会引起菌群失调。(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引起霍乱样肠毒素腹泻(水样泻)。(2)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可侵入结肠黏膜上皮,引起志贺样腹泻(能产生粘液脓血便)。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又称产志贺样毒素(VT)大肠埃希菌(SLTEC或UTEC),其中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腹痛、痉挛,反复出血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等。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5)肠粘附(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也是新近报道的一种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它是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大量分化增殖。当已致敏的机体再次遭受到抗原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在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水泡、坏死。结素试验阳性表明机体曾经受到结核菌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也表示机体对结核菌有一定免疫力。但也有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约5%)呈阴性或因技术原因而呈现假阴性。通常接种卡介苗后,若PPD皮试阴性,说明接种失败。第一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sAg,曾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又称肝炎相关抗原(HA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