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docx

发布:2025-04-04约1.3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一种物质。例如:CO可表示一氧化碳。

(2)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例如:H2O可表示一个水分子;C可表示一个碳原子。

(3)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例如:H2O2可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4)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例如:H2SO4,可表示硫酸由氢、硫和氧元素组成。

3.常见的化学式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式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例如:CO2的式量:12x1+16x2=44。

(2)A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式量]x100%。例如: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56x2/160x100%=70%

(3)A、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例如:H2O中m(H)/m(O)=1:8。

4.化学方程式配平1)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是初中化学比较简单而且常用的一种配平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初中的大多数反应。某元素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各出现一次,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个数不相等,该元素原子个数较多,一般就适合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例如:P+OP2O5·

化学反应前后都出现一次而且原子个数较多的是氧元素,左边氧原子个数是2,右边氧原子个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10,然后用最小公倍数10分别除以氧原子对应的个数即可得到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所以O2化学计量数为5,P2O5化学计量数为2,进而依据P原子个数相等,P化学计量数为4。配平后方程式为:4P+5O22P2O5

2)奇数配偶法

顾名思义,元素在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一边存在奇数个该元素的原子,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配平。

例如:FeS2+O2SO2+Fe3O4

氧元素的原子出现次数较多,右边Fe2O3中氧原子的个数为奇数,在Fe2O3前配2使其中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依据铁原子个数相等,在FeS前面配4,依据硫原子个数相等,在SO2前面配8,依据氧原子个数相等,在O2前面配11。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8SO2+2Fe2O3。

3)设“1”法

设“1”法能够配平初中化学大部分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化学方程式,找出含有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比较多的物质,让该物质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依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依次配平其他物质,若出现分数,则需要去掉分母化为整数。

例如:KMnO4+HCl→KCl+MnCl+Cl2↑+H2O

KMnO是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较多的物质,让KMnO4,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钾原子个数相等,KCl为1,依据锰原子个数相等,MnCl2为1,依据氧原子个数相等,H2O为4,依据氢原子个数相等,HCl为8,依据氯原子个数相等,Cl2为5/2,去分母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5.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质量不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