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项目课程探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项目课程探索
摘要:立足岗位需求,结合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 业生源情况,通过项目课程融合多门学科知识,改变原有课 程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
(2013) 35-8039-0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
性新兴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都很难 找到对口的工作。因此,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适应岗位需 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成为技工院校必须要解 决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立足岗位需求构建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职业教育,其鲜明特点在于 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性。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培养 目标上的总体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要,培养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软件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 技工院校的特点,通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确定了目前学生 主要就业岗位有:软件售前技术人员、程序员、软件测试人 员和软件售后技术人员。各个岗位所需根据对软件岗位技能 的分析,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 精选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 求,进而构建能力、技能、岗位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项目课程的引入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已获得广泛应 用,但是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割裂了它们之 间的联系。因此,课程整合成为课程体系建构所必须的,即 通过一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把多门传统课程的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 过程,我们把通过项目把多门传统课程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课 程称为项目课程。通过项目课程把职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模块串联起来,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中,项目课程 体系中的每一门核心课程都直接映射软件技术职业岗位的 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图1),使学生清晰地知道所学知识有什 么用,怎么学,怎么学的更好。
3重视实践环节,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梅里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五 星教学标准[3]: (1)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 够促进学习;(2)当激活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 才能够促进学习;(3)当新知识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够促进学习;(4)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5) 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 习。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打破课程本身的 界限,加强各门课程的联系,把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 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绕岗位设置,我们从以
为了贯彻落实教学做一体化,
绕岗位设置,我们从以
下三个层次设置课程体系,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逐步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基础知识。立足职业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
则,筛选所需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规范, 熟练掌握程序的调试技巧,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学 习、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程序开发打好基础。
第二:技能形成。紧跟技术发展步伐,通过项目实训培 养学生的编程设计能力,并按照任务需求对过去所需知识进 行整合,避免了知识的遗忘和相关知识衔接等问题,有利于 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使学习系统化。
第三:综合实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校园、 网络教学资源,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 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并通过项目贯穿所学知识,学生的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了交叉培养,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
的准备。
考核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考核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
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便于学生积累开发经验,因此需要探 索适合项目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策略要注重学生平时 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操作为主,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 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制定详细的考核评分细则。
4课程资源建设
项目课程的开展,虽然提升了教学质量,但是也深刻感 受到教学资源的匮乏,学生学习资源也少。因此,我们要从 一开始就要抓好课程资源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逐步丰富我 们的教学资源,搭建属于我们自己的项目库,按层次为教师 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5小结
项目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而技工院校 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技工院校的生源比较复 杂,学生自身入学基础差,普遍感觉学习吃力,动手能力不 强。鉴于此,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