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质量标准_new重点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质量标准
(机械制造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材料成型专业)
第一条 为提高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条例。
一 、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第二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教育的培养效果。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是学生本科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要求使学生受到以下训练:
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查阅专业设计手册;
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
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至少一种 CAD设计软件;
运用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撰写开题报告,并做口头报告;
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
答辩。
二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第四条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第一个环节,对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十分重要。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能体现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任务。
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题目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当,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限内能够完成。
学院应提供设计或研究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由教师拟定,也可以是学生自拟的题目。
设计类题目:
教师以生产、工程建设实际项目和工程类科研项目为背景拟定题目;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充分考虑给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而拟定的题目;
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产、学、研”实践等科技活动,根据活动项目自拟的题目。
论文类题目:
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拟定的题目;
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拟定的学术探讨题目;
教师根据现实问题拟定的题目;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长期关注的问题自己拟定的题目。
选题应经过以下程序:
组织教师、学生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题目要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书》说明本题目的意义、目的、主要内容、工作难点、需要的时间,学生做本课题应具备的主要学科知识,完成本课题需要学校提供的条件。
系或教研室组织有关的教师对申报的题目进行论证,提出选题意向,拟订指导教师名单。
学生自拟的题目也必须经过论证,并配指导教师。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选题和指导教师。
第七条 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条件、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工作任务和要求、设计成果、必读的参考文献等。论文任务书应包括研究的目的、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研究的成果、必读的参考文献等。在任务书中,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要具体、清楚,例如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图纸规格和数量。任务书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
第八条 题目和指导教师确定后应向学生公布。由学生自选,一人一题。期间,指导教师应按因材施教的原则加以引导。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应由系负责调整。
三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第九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设计、研究工作实际经验,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也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指导教师,但一定要有校内教师负责掌握教学要求和工作进度。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至多不超过8人。
第十条 指导教师应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表率,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设计思想和基本科研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十一条 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是:
在学生选定题目后,指导学生进入课题。向学生介绍课题概况,增进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分析工作任务;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指导学生拟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最后,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在学生作业阶段,通过答疑、质疑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答疑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在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阶段,首先要指导学生拟订写作提纲。第二要在文章的格式、行文风格、摘要写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教。第三,在初稿完成后要审阅并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结束阶段,按照任务书和本条例的规定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预审答辩资格。
第十二条 指导教师要制订指导计划,并按计划施教。每周指导时间不应少于4小时,并能与每个被指导的学生见面。每次指导要作好记录。指导教师因事离校要履行请假手续,假期在一周以内由系主任批准,超过一周由主管院长批准,并预先告知学生。
四 对学生的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