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下水环评资料.doc

发布:2019-04-16约1.52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6 地下水环评资料 2008-03-1 内容目录 页码 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3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7 4.案例 12 5.地下水标准和规范 22 6.地下水环评图书 22 附录1.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 23 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地下水按透水层中水的饱和与否以及积聚贮存条件分为饱气带水、潜水和层间水等三个基本类型。 ????1.饱气带水:地表以下不深的地带,岩石的空隙未被水充满,呈不饱和带地下水,称作饱气带水。饱气带水主要呈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细管水状态,重力水较少且富含O2、CO2等。重力水流经此带时,只有在水量充足时才能在有隔水层的地段局部形成上层滞水。此带一般和潜水相连通,其下限往往就是潜水面。 ????2.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它是由大气降水和地面流水等经过饱气带往下渗透,遇到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后逐渐积聚,将岩石空隙充满呈饱和带的重力水。潜水顶部连续的自由表面,叫潜水面,它随地形的起伏而起伏。 ??潜水面示意图? ?3、层间水:层间水: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层间水。层间水的主要来源是渗透的重力水。其存在条件是倾斜岩层中透水层夹在不透水层之中,同时其高起部分露出地表接受渗透水或潜水补给,如构造盆地、向斜或单斜构造等。层间水有传递静压力的性质,水量充足时其深处的水体受到上部水柱的压力而具有承压性,叫承压水。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熟悉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内容和常用参数 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内容是: 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常用参数: 表征地层水文地质特征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渗透系数、释(储)水系数(分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其他参数包括导水系数,导压系数(渗透系数和释水系数之比)。 二、掌握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1.评价因子的选择 大气、地面水、土壤中的污染物都有可能进入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无机化合物有几十种,有机化合物有上百种。污染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结构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也不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地下水的污染物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地下水的一般理化指标:有K+、Na+、Ca+、Mg+、SO42-、CL-、HCO3-、NH4+、NO2-、NO3-、NH4+、pH、矿化度、总硬度、溶解氧、耗氧量等。 第二类是重金属和非金属物质:Hg、Cr、Cd、Pb、As、F、CN等。 第三类为有机有害物:酚、有机氯、有机磷等。 第四类为卫生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病虫卵、病毒等。 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拟建工程排放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地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土壤中的主要有害组分,参照上述四类污染指标选择评价因子。 2.评价标准的选择 评价标准是地下水评价的标尺,标尺选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评价结论。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应选择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某一类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当地下水直接用于某一目的时,也可用这一目的对应的水质标准或水质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生活饮用水时,应该选择《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锅炉用水时,应选择锅炉用水水质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冷却水时,应选择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当把地下水用作工业生产用水时,应把国家各工业行业的现行水质标准选为评价标准。 3.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污染和大气、地面水、土壤污染密切相关。因此,地下水监测不仅是其自身,还应包括大气降水监测,地面水的监测,污水的监测,土壤的监测。这四种监测资料可向有关环境监测站索取。在没有监测站的地区,或监测资料不全情况下,应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设监测点,进行监测,取得这四种资料。 地下水监测必须通过地下水监测井(孔)或生产井进行。在有生产井的地区优先采用生产井,它能代表实用的地下水水质情况。在没有生产井(或农村水井)的地区应打监测井(孔)。由于打井价格昂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