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PAGE
PAGE15
*声声慢(寻找寻觅)
中国第一女词人
她,是中国第一女词人。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横放豪迈,掷地有声。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她追求同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于小我中张特性,于风雨中念中原,虽然孑然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问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主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然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高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骨子里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志向化的悲伤。
2.写作背景
颠沛流离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3.相关学问
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爽自然,流转如珠,音调美丽,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戚戚(2)憔悴
(3)乍暖还寒(4)积累
(5)堪摘(6)找寻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薄①()②()重
还①()②()正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销消绡
摘谪
4.说明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
(3)最难将息()
(4)憔悴损()
(5)这次第()
5.说明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莫
①莫道不销魂()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敌
①怎敌他,晚来风急()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敌众我寡()
④势均力敌()
6.填空。
(1)李清照《声声慢(寻找寻觅)》中“,,”三句层层铺叙,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孤独、孤独、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2)李清照《声声慢(寻找寻觅)》中写天气改变无常,忽暖忽寒,使人难以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3)李清照《声声慢(寻找寻觅)》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可见词人满心是愁,自觉淡酒压不住怨愁,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李清照《声声慢(寻找寻觅)》中“,,”三句,用“雁”这一意象表达词人浓重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冷清孤寂的黯然心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索1:本词开篇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思索2: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表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