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井隔爆水棚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3 -
回风井隔爆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以及矿方要求我单位现在回风井安装隔爆水棚,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装位置
1、主隔爆水棚位置:在总回风巷变电所开口处向上100米处向上开始安装。
2、辅助隔爆水棚位置:集中回风巷上段工作面向后60米向后安装。
二、技术参数
(一)、隔爆水棚水量计算
1.主隔爆水棚总水量及总水袋数量计算
总需水量按下式计算:
Q总需=S*q=22.245m2*400L/m2=8898L
式中:Q总需—水棚的总需水量,L;
S—水棚安装处巷道断面积,m2;
q—水棚每平方米所需水量,L/ m2,主要隔爆水棚取400,辅助隔爆水棚取200。
总需水袋数量按下式计算:
n需=Q总需/Q袋=8898L/60L/个=148个
式中:n需—所需水袋数量,个,最终计算值小数点后进位取整;
Q总需—水棚的总需水量,L;
Q袋—水袋的容积,L,主要隔爆水棚取60,辅助隔爆水棚取40(或60)。
2.辅助隔爆水棚总水量及总水袋数量计算
总需水量按下式计算:
Q总需=S*q=18.81m2*200L/m2=3762L
式中:Q总需—水棚的总需水量,L;
S—水棚安装处巷道断面积,m2;
q—水棚每平方米所需水量,L/ m2,主要隔爆水棚取400,辅助隔爆水棚取200。
总需水袋数量按下式计算:
n需=Q总需/Q袋=3762L/40L/个=94个
式中:n需—所需水袋数量,个,最终计算值小数点后进位取整;
Q总需—水棚的总需水量,L;
Q袋—水袋的容积,L,主要隔爆水棚取60,辅助隔爆水棚取40(或60)。
根据以上计算主隔爆水棚每排三个,共计安装50排;辅助隔爆水棚每排安装三个,共计安装32排,为确保隔爆水棚整体美观、划一,每排隔爆水袋架必须吊挂同等数量的水袋,根据巷道宽度,每排隔爆水袋架可吊挂3个水袋。
3.棚区长度
主要隔爆水棚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长度不小于20m。
4.间距
水袋外边缘距巷顶、帮的间隙不小于100mm;水袋底部至顶板的垂直距离不大于1m,至轨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8m,距架空线不小于200mm。每排水袋高度一致,每列相邻两排水袋的间距为1.2~3m且排间距相同,每排相邻两列水袋间距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确定并保持一致。
新开工的巷道掘进130~150m时开始安装隔爆水棚。
要求隔爆水袋吊挂成一条直线,每列隔爆水袋对应的吊挂眼必须在一条直线上。首排水袋与采掘工作面的距离为60~200m。
5.标准“S”钩的设计
隔爆水袋吊挂统一采用标准“S”钩吊挂。标准“S”钩选用φ6mm钢筋加工,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S”钩设计图
6.隔爆水袋架的设计
主要隔爆水袋架选用1吋钢管加工,辅助隔爆水袋架选用6分钢管加工。隔爆水袋架设计图如图2所示。
图2 隔爆水袋架设计图
7.隔爆水袋编号
隔爆水袋标识采用即时贴,规格大小与目前所使用的风筒标识的相同,但必须采用蓝底白字。标识粘贴在迎风侧隔爆水袋正面中间部位(即中间两个吊挂眼之间),标识上边缘的切线距离隔爆水袋上边缘5cm,粘贴标识时编号数码不得歪斜。隔爆水袋编号自第一排右侧水袋至左侧水袋编号分别为1、2、3,第二排右侧水袋至左侧水袋编号分别为4、5、6,以后每排以此类推。粘贴标识时,必须先拉线后粘贴,每排及每列标识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做到整齐、美观、划一。凡第一次安装隔爆水袋的头面,该项工作必须在隔爆水袋安装完成后3天内完成。
三、施工方法
(一)、施工程序
加工槽钢、挂架→材料、工具运输→安全检查→测量放线→施工锚杆→安装槽钢→安装水棚架→挂装水袋→二次检查→注水。
(二)、主要隔爆水棚安装方式
在巷道中心线两侧拱弧向上施工两排垂直于巷道底板的锚杆眼,锚杆眼内安装锚杆。用锚杆吊挂槽钢,槽钢沿巷道走向布置,槽钢与锚杆的连接方式为:在槽钢的上下翼板的垂直位置上钻孔,穿入锚杆后用螺丝固定,为了防止锚杆位置的偏差,上部翼板的孔应大于下部翼板的孔,以方便锚杆的穿入。首尾相连的槽钢之间必需用连接板连接,连接方式为:在槽钢底部钻孔,两边夹连接板,用螺丝固定。在槽钢上架设隔爆水袋架并用标准“S”钩吊挂隔爆水袋。
1.锚杆选型及锚杆眼设计与施工
锚杆选用φ20型螺纹锚杆,设计长度2.6m,锚入岩顶深度1.5米,单根锚杆的承重量10t以上。每排布置两个锚杆眼,钻眼直径40mm,施工深度1.5m,每排的两个锚杆眼间距约1m,每列锚杆眼间距6m。锚杆与铅锤线任何一个方向的夹角不得大于2°,锚杆端头必须在同一水平,正负偏差不得大于20 mm,距轨道面水平的垂直距离设计为2.6m。施工时先施工沿巷道走向方向一排锚杆的最前一根和最后一根,然后在前后两根锚杆端头拉水平线施工中间锚杆,以保证一排锚杆在同一水平。锚杆眼布置图如图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