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顶山徒步旅行小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一轿顶山徒步小记
或是好久没有提笔写东西的缘故,脑子也生锈了,不知从何写起。尤其是看完温总写的概述后更是不敢下笔,有种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觉。于是决定先打个草稿吧,下笔时才发现去年买的字典终于派上用场。写得不好,但要感谢温总给我这个机会,就像这次徒步旅行一样,没有攀登过,你怎么知道你到不了山顶呢?
一直想要体验一次徒步旅行的感觉,因各种担忧不能成行。与其说是工作生活原因困住了我,不如说是自己困住了自己。本次成行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乖,摸摸头》的大冰,是他让我决定去,他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第二个人是驴行社群主温泽平大哥,平时驴友们都叫他温总。一个对爱好负责的人。详细的路线规划,公开透明的AA费用开支,旅途的注意事项需等,都让人感觉很安心。
花了两天时间准备装备,专业登山鞋、冲锋衣、帐篷、睡袋、防潮垫和一些小物件。但还是有东西没有备齐。比如,雨衣;比如,充气垫,在此要感谢驴友陈姐,感谢你愿意借给一个只在qq上聊过几句的我,这是一份难得信任;还有唐哥的登山仗,也不知道被我折腾后还可以用吗。
4月30号买好了本次活动我负责准备的食物,天公不作美,下午就开始下雨,成都下雨一般是在晚上,第二天通常都会放晴。没有想到第二天凌晨的雨更大了,附赠狂风加闪电,又一次让墨菲定律应验了。本以为下雨会将凌晨四点出发的时间推后,没想到三点半起来时,群里面已经很热闹了,不但没有推后,顺路接我的唐哥还提前了。退堂鼓还没开始打,就已经坐上车了。路途终于开始,目标距离成都300Km雅安汉源县皇木镇向导家。一路狂风暴雨相送,也是一种另一种感受。
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十点半到达向导刘大爷家。简单的休整,立马出发。和我们一道的还有一群上大二的学生,洋溢着90后年轻人的朝气活力以及那份无所谓惧。此时,山脚下浓雾弥漫,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只能一步一步跟着向导走了,完全没有方向感,只知道是往上走。直到第二天下山,才发现我们走过的这些坡不是一般的陡,要是没有雾,我想这样的坡度多多少少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在这里也体会到古语,“不知者无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含义。
我是一个信因果的人,“因缘际会,果因自报”。登山不过半小时,终于适应负重登山的感觉。居然又下起了大雨,队友们都有准备雨衣,悲剧的我没有带,幸好冲锋衣可以防水,就当免费洗个头了。许是,大雨的缘故,走了山间浓雾。我们到半山腰时,居然可以看到屹立在云雾里的巍峨群山,琦君说,“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这一刻我感觉到了,那份山的清明与纯洁。风雨过后见彩虹,才是弥足珍贵的。
或许是大自然看我们辛苦,给了我们一颗糖吃吃。就是这颗糖却让我越发有劲了,居然走在队伍前列,在杨哥——资深驴友和向导刘大爷之后,大爷一直夸我,“小姑娘不错,很厉害。回家去让你妈好好补补”。刘大爷六十四岁了,身体硬朗,海拔3552米的轿顶山我们走走歇歇花了七个小时,而他只需要三四个小时。长年在高山间行走,阳光风雨在他脸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这痕迹却比不过大爷内心的善良与纯朴,常言面由心生就是这样,这是再多的再昂贵的保养品也是买不了的。听温总和同行的驴友们讲,大爷是他们遇到过的做好的向导,没有之一。带我们去方便看日出的地方扎营,帮我们收帐篷,把营地的垃圾集中清理……晚上六点半我们终于到达了二号营地,海拔三千两百多米,比起一号营地,这里是早上看日出的最好地理位置。一号营地与二号营地相差不远,却是考验人毅力的时候,尤其是还有额外提上近二十斤水,更是考验。基本上走几步歇口气,但大家没有任何人放弃或者埋怨。晚上在孙姐、温总、杨哥、小败等的帮助下,我刚刚开封的帐篷终于能正常使用了。辛苦了一天吃上热热饭菜,喝一口紫菜蛋汤,真是人间美味。半夜只听到帐篷外狂风怒吼,仿佛要把我的帐篷掀起的感觉,在暖暖的睡袋里,祈祷风啊你可别吹了。当然我算是幸运的了,保暖工作做得到位。跟我一起混的小败可就惨了,她忘记带充气垫,睡袋也薄些。朋友们高山露营请做好防寒工作。
第二天早晨我们五点半就爬起来去山顶看日出,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太阳公公总算是露脸了。非常幸运的看到了西边贡嘎雪山的容颜,作为蜀山之王的它是多少登山朋友的最爱呢?东边峨眉山也不负众望还是在浓雾中突围出来了。大瓦山一直露脸,所以我记住你了,下回就去看你,感受你四壁悬崖的魅力。
由于人品爆棚,该看的全部看到,队友们提议提前一天返程。于是,在刘大爷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登上了3552米的轿顶山主峰,虽然跟二号营地位置只有三四百米的差距,却又是一个考验毅力的地方。呼吸与心脏都表示抗议,必须停下来调整。一个半小时的终于登顶,那份喜悦只有自己才能体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下山只要了三个多小时,但是由于坡度陡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