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可选性研究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试样最小必须量:为了保证一定粒度散粒物料试样代表性所必须取用的最小试样量。
采样点:为了反映矿石品位的变化,需将所取试样划分为在监测区域内采集环境样品的准确位置。
物象分析:用以确定矿石中主要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的赋存状态、物相种类、含量和分配率。
矿石结构:指某矿物在矿石中的结晶程度、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结合关系。
比重组成分析:在接近理想的条件下,将矿粒分离为不同比重组分,根据不同比重组分的称 量和化验结果,算出该矿样的比重组成以及有用和有害成分在不同比重组分的分布率。
矿石构造:指矿物结合体形态、大小、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四分法对分:将样品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后,压成饼状,从正中划“十”字,再将“十”字的对角 两 份分出来并作一份。
统计检验: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的意义下,对变差的性质进行识别。
二:
1:矿石可选性研究阶段:实验室试验、中间试验、工业试验
2:试样加工操作包括:筛分、破碎、混匀、缩分。
3:准确度:用来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精确度:指使用同种备用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重现性。
4:类质同象:化学成分不同,但互相类似而结晶构造相同的物质,在结晶的过程中,构造单位可以互相替换,而不破坏其结晶构造的现象。
完全类质同象
:可以完全替换的类质同象。
不完全类质同象:有限制的替换的类质同象。
5:试验方法的分类,从如何处理多因素的问题出发,分为:一次一因素法和多因素组合试 验法。如何处理多水平问题出发 分为:同时试验法,序贯试验法
6:确定试样最小必需量的俩类公式:经验公式 理论模型。
常用经验公式及字母含义:Ms=kda
Ms 试样最小质量 k;经验系数 与矿石性质有关。d:试样中最大块的粒度。a:表示 Ms 与d之间函数关系特征的参数。
7:连生体的三种结构:包裹连生,原矿呈乳浊状,参与结构等 穿插连生:原矿具交代熔蚀结构、结状结构等 毗邻连生:原矿具粗粒自形、半自形晶结构,格状结构等
8:矿石的主要构造形态有哪些:块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鲕状构造、脉状及网脉状状结构、多孔状及蜂窝状构造、 似层状构造、胶状构造。
9:常用的将矿块分离为不同比重组分的方法:逐块测比重、重液分离、重悬浮液中分离、在顺磁性液体中分离
三:
1:选矿科学实验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几个类型:
具体矿产的选矿工艺试验、选矿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的研究、选矿基础理论的研究。
2:矿石性质研究的内容:
1.化学组成的研究 2.矿物组成的研究 3.矿石结构构造 4.选矿产物单体解离度及其连生体特性的研究; 5.粒度组成和比表面的测定; 6.矿石及其组成矿物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它性质的研究。3:在浮选药剂添加过程中,如何添加水溶性药剂和非水溶性药剂。
水溶性药剂配成水溶液添加,可配成0.5%的浓度,用量较大的药剂可配成5%的浓度。如黄药、白药、水玻璃、硫酸铜、硫化钠等均配成水溶液。
非水溶性药剂,如油酸、二号油、黑药等,采用医用注射器直接滴加,但需预先测定每滴药剂的实际重量,此可用滴出10滴或更多的药剂在分析天秤上称重的方法测定。必要时亦可用有机试剂作溶剂或制成乳浊液使用。用有机试剂作溶剂时,必须确定其对浮选的影响。
4:决定重选流程的主要依据:
5:元素有哪些赋存状态和可选性关系:
独立矿物、同种元素自相结合成自然元素矿物有利选别;呈化合物形式存在矿石中和呈胶状 沉积的细分散状态存在于矿石中不利矿石的可选。
类质同象、矿石中存在类质同象不利选别。
吸附形式:元素的赋存状态不同,处理方法及其难易程度都不一样。
6:矿石嵌布粒度特性的定义,分为几类,其磨矿和选别的流程
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2)1:等粒嵌布矿石;采用将矿石直接磨到有用矿物颗粒基本完全解离为止。
2:粗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矿石;采用阶段破碎磨碎、阶段选别流程
3: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矿石;一般需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之后才能决定是否需采用阶段破碎磨碎、阶段选别流程。
4:极不等粒嵌布矿石:需采用多段破碎磨碎多段选别流程。
7:实验室浮选试验内容:
通过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试验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指标。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选择性分离是基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要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