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源规划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四 电源规划 * * 电源规划 任务:根据某一时期预测的负荷需要量,在满足一定可靠性水平的条件下,寻求一个最经济的电源建设方案。 它研究规划期内各种电源的开发顺序,确定电源建设的项目、布局、容量及进度,其目的是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体现最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 * 电源规划 (1)电力电量平衡 (2)确定发电设备总容量 (3)选择电源结构 (4)确定电源布局 (5)电源建设方案优化 (6)提出电源建设项目 电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目的与要求 (1)确定电力系统需要的发电设备容量,确定规划设计年度内逐年新增的装机容量和退役机组容量。 (2)确定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研究在水、火电厂之间的分配。 (3)确定系统需要的调峰容量,使之能满足设计年不同季节的系统调峰需要。 (4)合理安排水、火电厂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水电,使燃料消耗最经济,并计算系统需要的燃料消耗量。 (5)确定各代表水文年各类型电厂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检验电量平衡。 (6)确定水电厂电量的利用程度,以论证水电装机容量的合理性。 (7)分析系统与系统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电力电量交换,为论证扩大联网及拟定网络方案提供依据。 1 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表的编制---纯火电系统电力平衡表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一、系统最大发电负荷 二、系统备用容量 其中:负荷备用 事故备用 检修备用 三、系统需要装机(一)+(二) 四、年底装机容量 其中:当年新增容量 五:电力平衡(四)-(三) 电力电量平衡表的编制 ----纯火电电量平衡表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一、系统需要发电量 二、年底装机容量 其中:当年新增容量 三、平均计算容量 四、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一)/(三) 备注:若年利用小时数5000小时,则说明装机容量偏多。 一般在5000~5500小时较为适宜。 * * 电力平衡中的容量组成 电力平衡中的容量由装机容量、必需容量、工作容量、重复容量和受阻容量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1)装机容量是指系统中各类电厂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容量的总和。 (2)必需容量是指维持电力系统正常供电所必需的装机总容量,即工作容量和备用容量之和。 (3)工作容量是指发电机担任电力系统正常负荷的容量。 (4)重复容量是指水电厂为了多发季节性电能,节省火电燃料而增设的发电容量。重复容量是在一定的设计供电范围、负荷水平和设计保证率条件下选定的,当任一条件变化时,就有可能部分或全部转化为必需容量。 (5)受阻容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发电设备不能按装机额定容量发电的容量。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 * 电力电量平衡中代表水文年的选择 水电系统一般是按枯水年进行电力平衡和按平水年进行电量平衡,水电占比例大的系统还应根据需要,对代表年按月编制丰、平、枯水文年的电力电量平衡。必要时还应编制丰水年和特枯水年的电力电量平衡。 (1)设计枯水年。 (2)设计平水年。 (3)设计丰水年。 (4)特枯水年。 * * 2 确定发电设备总容量 方法一(中期规划常用) 方法二(长期规划) 发电设备(装机)总容量= 工作容量+备用容量 工作容量=系统最大发电负荷 备用容量 一般不低于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20%, 其中:负荷备用=2~5% 事故备用=10% 检修备用=8~15%(具体数值也可根据系统情况确定) 系统发电设备总容量= 预测的年发电量 年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 根据经验,年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约5000h,即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供电。 3选择电源结构 电源分类及特性 分 类 特 性 水电 利用河流径流及落差进行发电;径流式、调节式、抽水蓄能式 出力与水流量有关;调节能力与水库调节能力有关;起停方便;有综合效益;抽水蓄能式水电站能调峰填谷及作系统的短时备用 火电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可燃物产生蒸汽发电;有凝汽式、抽汽供热式、背压式供热式 凝汽式和抽汽供热式可达到额定容量;背压式供热机组出力受热负荷的影响;大容量高温高压机组起停比较困难;燃气轮机起停方便,适宜担任尖峰负荷。 核电 以可控的核反应堆为动力的电厂。 燃料运输量极少;不排放灰渣及烟尘;投资高,建设周期长。适宜担任基本负荷。 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等。 过于分散;不稳定;价格昂贵。在近期内只能提供少量辅助电源, * * 3选择电源结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