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洪芬模板浅析建筑项目成本管理所存在问题附控制措施.doc

发布:2017-10-30约4.8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由建筑工程价格竞争所带来的成本竞争日益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有效实施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项目作为施工企业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实体,肩负着对完整的建筑产品全面、全过程管理的责任。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物资管理 目 录 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 1.1 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3 1.2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3 1.3控制方法不完善 3 1.4低劣工程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4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4 2.1组织措施 5 2.2技术措施 5 2.3经济措施 6 3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主要措施 9 3.1构建现代化的施工物资管理体系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 9 3.2采用ABC分类法 10 3.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10 3.4运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11 4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成本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项目管理论坛   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促使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是,项目经理与相关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项目经理部,往往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是缺乏全员的成本管理思想。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这些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   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进度和质量是分别用不同方法管理的。项目成本应用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把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这一方法应用在项目进程的终点时,无疑是正确的,可以说明最终的费用是节约还是超支。但是,项目控制实际是对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一个项目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其间的内外条件千变万化。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按规定的方向发展,而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的成本预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结果,无法说明费用在该时刻的差异是由于进度的超前或落后而造成,还是由于成本的超支或节约而造成,不能给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以使项目进展得到有效的控制。净值控制分析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第三个参数,即在成本费用的预计值和实际值之外,引入了净值的概念。借助计算机管理的帮助,任一时刻的进度与费用的定性和定量的差异,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项目管理者可以净值分析结果,做出调整进度还是控制费用的决定。净值的引入,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来讲具有重大意义。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比如总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使得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完善高效的组织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分工合理的、责权利明确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层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机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工程技术、物资结构、试验测量、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指导和考核,进行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制定成本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与对策,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等。 在项目部建立一个成本控制量化责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惩戒措施,通过责权利相结合,使责任人积极有效地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风险。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需求较为经济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