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材料价格风险管理.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管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对建筑材料价格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市场价格信息收集、争取合理的价格调整方法、套期保值交易、索赔、仲裁和诉讼等。; 在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比例一般都超过50%,对项目的盈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近年来,石油、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十分惊人,国际工??承包商面临着巨大的材料价格风险。本文对国际工程承包商如何利用合同、工程适用法律以及掌握的市场信息规避和降低建筑材料价格风险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本节将从下面两个角度来讲述国际工程材料价格风险管理;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分析 ; 1.建筑材料的投标价格与市场价格背离的风险 ;如果投标人在投标阶段所做的询价工作不够
充分,对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购地区、采购渠
道以及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信息没有准确掌
握,可能会造成材料价格报价偏低而产生亏
损。例如,某公路工程,2006年12月投标时
当地水泥价格为187美元/吨,到2009年7月
(工程施工中后期)时已经上涨到265美元/
吨,平均上涨41.71%。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会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大大降低国
际工程承包商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许多工程所在国政府为了降低工程造
价,常常对进口到本国的材料实施减免税的
政策,承包商在报价时需要对减免税的建筑
材料类别等做出详尽考虑,以免产生损失。
如某国际工程,因当地无法提供足量的燃
油,承包商只好进口,但在申请免税时,却
遭到拒绝,理由是燃油不属于建筑材料。 ; 2.工程变更与材料种类和需求量变化产生的风险 ;例如,中国某大型国际工程公司在非洲某国承建的一条普通
沥青表处道路项目,原设计中要求底基层为25cm厚的红土
粒料与4%的普通水泥的拌合料,而基层为15cm厚机轧碎
石,在底基层、基层工作施工开始前,业主及原设计单位担
心15cm厚的基层无法满足刚性要求,因此提出变更,将底
基层、基层的厚度均变为20cm。虽然底基层和基层的总厚
度没有改变,但却增加了机轧碎石的需要量。由于道路沿线
没有合格的山石,承包商无法自建石料场生产机轧碎石,必
须从100公里外的当地商业料场购买碎石。当地石料是卖方
市场,基层施工进度及成本完全受石料供应商的制约,而该
变更使得基层工程量增加30%。由于此项工作仅是量上的变
化,按合同规定将直接采用合同中的碎石单价对该变更工作
定价,但合同中的碎石单价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导致承包
商亏损。 ; 3.材料采购决策风险 ; 4.建筑材料开采地变化产生的风险 ;二、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风险的应对措施 ; 1.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信息收集,提高价格预测的准确度;
为避免产生人为的报价错误,承包商需要加强市场实时询价能力,安排专人负责关注国际以及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形势,对重要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石料、油料等)分析价格走势,在投标报价阶段根据现有价格合理估计工程实施时的价格,从而有效确定投标的材料价格。
在为了中标而有意降低材料价格时,应首先对工程范围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以此为基础,对可能发生的变更工作所涉及的、大量使用的某些建筑材料的价格,相对其他材料应处于价格高位,以便在出现变更时,避免更大的损失。 ; 2.争取合理的材料价格调整方法 ;1 巧妙利用公式中的价格调整权重系数
国际工程中价格调整公式的一般表达方式为:
:Pn为第n期所完成合同价格的调整系数;a为价格调整权重系数,表示合同付款中的不可调整部分;b、c、d、L表示与相关调价项对应的价格调整权重系数(a+b+c+d+L=I),Ln En Mn为第n期的调价项(如劳务、设备、材料等)的现行价格指数;Lo、Eo、Mo为调价项的基准价格指数。
;近几年世界银行的招投标项目对FIDIC调价公式的
规定越来越详细,对合同中需要调价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分别进行本地币调价和外地币调价,并对
调价材料的限制也越来越严。。但是,承包商依然
有充分利用调价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公式的
空间,因为业主往往要求承包商在报价时对除a之外
的权重系数自由选择数值。
;
此时,承包商必须准确预测未来可能产生价格上涨的材料种类,价格上涨越高的材料,其权重系数应选较大值。
由于权重系数的调整是在原定招标文件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业主对承包商的投标评分。因此,巧妙利用价格调整权重系数不失为承包商规避价格上涨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承包商对于每一种施工工序的成本构成非常清楚,同时还要对每一种材料的价格走势有较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