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筑平面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说明: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减少5.00m,如房间位于袋形走廊或尽端时,应按表减少2.00m。 四、楼梯 1. 楼梯的组成 平台(中间平台 、楼层平台) 梯段 栏杆(栏板) 扶手 扶手扶手 栏杆 平台 平台梁 梯段 2. 楼梯的形式 直跑单跑楼梯 直跑双跑楼梯 折角楼梯 双分折角楼梯 三跑楼梯 平行双跑楼梯 双分对折楼梯 交叉楼梯 弧形楼梯 螺旋楼梯 3. 楼梯间分类: 非封闭式楼梯间 封闭式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高层>32m的Ⅱ类建筑与Ⅰ类高层建筑均设前室;前室面积 住宅≥4.5 m2 和电梯合用 ≥6 m2 ;公共建筑 ≥6 m2 和电梯合用≥10 m2 4. 楼梯的数量: 公共建筑和走廊式居住建筑应设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二层或三层的建筑(医院、托儿所、疗养院、幼儿园除外),符合下表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耐火等级 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人数 一、二级 二、三层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三级 二、三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 四级 二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五、电梯、扶梯、坡道 1. 电梯: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消防电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梯等几类。电梯的布置形式一般有单面式和对面式。 2. 自动扶梯 3. 坡道: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 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无障碍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5。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要的缓冲空间而定,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六、门厅、过厅 1. 门厅 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过道、楼梯等)的街接。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见下表: 门厅形式:对称式门厅和非对称式门厅。 2. 过厅:设在过道和过道之间,过道和楼梯之间连接处,起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作用。 建筑名称 面积定额 备??? 注 中 小 学 校 0.06~0.08?m2/每生 ? 食?????? 堂 0.08~0.18?m2/每座 包括洗手、小卖部 城 市 综 合 医 院 11 m2/每日百人次 包括衣帽和询问间 旅?????? 馆 0.2~0.5 m2/床 ? 电???? 影????? 院 0.13 m2/每个观众 ? 第四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空间的组合原则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1、平面功能分析合理 按各类房间的主次关系进行功能分析, 按各类房间的内外关系进行功能分析, 按房间之间的联系与分隔进行功能分析, 按房间使用顺序交通路线组织进行功能分析, 2、结构经济合理 3、设备管线布置简捷集中 4、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二、平面组合的方式 1. 套间式(车站、展览馆) 2. 走廊式(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旅馆): 单内廊、净宽1800寝室; 单外廊、净宽1500; 双外廊 双内廊 3. 单元式(住宅) 4.大厅式(电影院、体育馆) 5. 混合式 (文化中心、综合楼、酒店) 三、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 1. 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 2. 建筑物与周边物质环境的关系 3. 建筑物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 日照、L=H/tg 朝向、通风、绿化。 4. 建筑物与基底高程的关系 本 章 思 考 题 1.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2. 房间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 门的大小、数量、开启方式如何确定? 4. 窗的大小确定考虑哪些因素?窗墙比、窗地比的定义? 5. 中学教室设计有哪些要求? 6.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 7. 楼梯按功能分为几类? 8. 楼梯、走道的宽度如何确定?走道的长度应满足何要求? 9. 坡道坡度的设计有哪些要求? 10. 走廊、楼梯的宽度如何确定? 11.建筑平面的组合方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种建筑,举例说明。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第二节 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第三节 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 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