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t浮法玻璃熔窑熔制制度的确定400t浮法玻璃熔窑熔制制度的确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玻
璃
熔
制
组别:第二组
组长:黄忠伦
组员:孙印持、黄忠伦、张彬、何洋、赖世飞、朱子寒
“玻璃熔制”课程任务
一、任务目的:
400t/d浮法玻璃熔窑熔制制度的确定
二、主要内容:
1、确定玻璃熔制过程的温度-黏度曲线;
2、确定玻璃熔制的各种熔制制度;
3、分析熔制制度对玻璃质量的影响;
三、基本要求:
1、玻璃熔制制度应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要求,便于组织生产;
2、熔制制度参数选择合理、先进;
3、熟悉玻璃熔制制度对玻璃质量的影响;
4、提交一份打印的任务说明书及电子文档;
5、提交本小组各成员的成绩表(100分制);
(一)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1.由于结构特性的不同,玻璃熔体与晶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有显著的差别。晶体在高于熔点时,黏度变化很小,当到达凝固点时,由于熔融态转变晶态的缘故,黏度呈直线上升。玻璃的黏度则随温度下降而增大,从玻璃液到固态,玻璃的黏度是连续变化的,其间没有数值上的突变。
(1)应变点:应力能在几小时内消除的温度,大致相当于粘度为1013.6Pa·s时的温度(2)转变点:相当于粘度为1012.4Pa·s时的温度
退火点:应力能几分钟内消除的温度,大致相当于粘度为1012Pa·S时的温度(4)变形点:相当于粘度为1010-1011Pa·S时的温度范围。(5)、软化温度:它与玻璃的密度和表面张力有关,×106~1.5×107Pa·s的温度范围。对于密度约等于2.5的玻璃它相当于粘度为106.6Pa·S时的温度(6)操作范围:相当于成型玻璃表面的温度范围。T上限指准备成型的温度,相当于粘度为102-103Pa·S时的温度;T下限相当于成型时能保持制品形状的温度,相当于粘度105Pa·S时的温度。操作范围的粘度一般为103-106.6Pa·S(7)、熔化温度:相当于粘度为10Pa·S时的温度,在此温度下玻璃能以一般要求的速度熔化。
自动供料机供料的粘度:102-103Pa·S。
人工挑料粘度:102.2Pa·S。η=Ax+By+Cz+D
式中 Tη——某黏度值对应的温度
x、y、z——分别是Na2O、CaO+MgO 3%、Al2O3的质量百分数;
A、B、C、D——分别是Na2O、CaO+MgO 3%、Al2O3、SiO2的特性常数,它随黏度值变化如下表所示
解:分别求出当玻璃粘度为102、104、106时的温度值:
A.Tη=102=-22.87×14-16.1×12.3+×1.2+≈1190
校正:MgO 实际含量为4%,比3%高1%。根据上表可知,η=102Pa·s时,以1%MgO 取代1%CaO,温度将提高9℃,因此:
Tη=102=1190+9=1199℃
B.Tη=104=-15.37×14-6.25×12.3+5×1.2+1194.22≈908℃
校正:MgO 实际含量为4%,比3%高1%。根据上表可知,η=104Pa·s时,以1%MgO 取代1%CaO,温度将提高5℃,因此:
Tη=104=908+5=913℃
C.Tη=106=-10.36×14-1.18×12.3+4.35×1.2+910.86≈721℃
校正:MgO 实际含量为4%,比3%高1%。根据上表可知,η=106Pa·s时,以1%MgO 取代1%CaO,温度将提高2.6℃,因此:
Tη=106=721+2.6=723.6℃
(二)玻璃熔制制度
定义:熔制过程中的操作控制参数
作用:
A.提高熔窑产量
B.保证玻璃液的质量
C.降低能源消耗
D.延长熔窑的使用寿命
制度项目
温度制度
温度制度是指熔化部的温度制度,而非全窑的温度制度,即沿熔化部窑长方向的温度分布,用温度曲线表示,温度曲线是一条有多个温度测定值连成的折线,其测定值因测量位置和测量方法不同而不尽相同。
温度制度对玻璃的熔化速度、玻璃液的对流情况、成型作业、燃料消耗、窑龄等都有影响,要慎重制定和严格控制。
温度曲线要满足熔化过程的要求和操作要求,也要有利于成型。浮法玻璃熔窑的温度曲线一般有三种,即“山”形、“桥”形和“双高”曲线。 本次采用“双高”形曲线温度制度(能合理分配燃料,能降低燃料消耗量)
B.窑压控制
熔窑窑压的控制也是熔化工艺工艺控制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