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化地籍图的测绘技术设计研究》毕业学术论文.doc

发布:2018-10-01约1.65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化地籍图的测绘技术设计研究 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地籍管理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逐渐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当代的地籍测量相关的完整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从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入手,依次介绍了地籍、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地籍和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并着重介绍了我国地籍测量的发展历史;单独介绍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数字地籍测量的软硬件环境和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第三章介绍了地籍测量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地籍控制测量、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制作、面积量算等;介绍了地籍测量的质量控制及检测评估;在论文的最后对地籍测量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地籍测量 全站仪 CASS 地籍图 宗地图 目 录 摘 要 1 1 数字地籍测量的应用流程 1 1.1 测区概况(补上) 1 1.2 平面控制测量 1 1.3 外业实施。 1 1.4 数据处理。 1 1.5 编辑地籍图 2 2数字地籍测量的技术支持 2 2.1 GPS简介 2 2.2 GPSRTK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 2.2.1 RTK测量原理 2 2.2.2 RTK的数据链覆盖范围及精度 3 2.2.3 RTK缺点及应对措施 3 2.2.4 RTK技术在数字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4 3 数字化地籍图测绘技术方案的设计-以赣州市为例 4 3.1总则 4 3.1.1 适用范围 4 3.1.2 数字化地籍测量 4 3.1.3 测绘软件 4 3.1.4 原始记录 4 3.1.5 仪器检验 4 3.1.6 地籍要素 5 3.1.7 技术标准 5 3.1.8 技术方案 5 3.2 控制测量 5 3.2.1 二级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6 3.3 图根控制测量 7 3.3.1 一般要求 7 3.3.2 平面控制测量 7 3.3.3 图根高程测量 7 3.4 地籍要素测量 8 3.4.1 地籍要素测量的内容 8 3.4.2 地籍测量的方法 8 3.4.3 地籍测量的基本精度 9 3.4.4 地籍要素测绘的技术要求 9 3.4.5 地貌的测绘与内容 11 3.4.6 土地利用现状测量 11 3.4.7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 12 3.4.8 地籍原图内容 12 3.5 图件编绘 13 3.5.1 街坊地籍图的编绘 13 3.5.2 宗地图的编绘 13 3.5.3 分幅地籍图的编绘 13 3.5.4 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 13 3.5.5 图外整饰 13 3.5.6 调查区图幅接合表的编绘 14 3.6.1 宗地面积计算与统计 14 3.6.2 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14 3.6.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 14 3.7.1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 14 3.7.2 控制测量检查 14 3.7.3 图件检查 15 3.7.4 数据成果的检查 15 3.8.1 基本成果 16 3.8.2 数据成果 16 4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鸣谢: 18 1 数字地籍测量的应用流程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因此,对界址点的测量要求,决定了地籍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精度,甚至也确定了成图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法,解析法是按照所采集的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坐标作为原始数据,据此绘制地籍图,同时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宗地面积,这种方式称做数字地籍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 GPS +全站仪+便携机,或全站仪+便携机。以北京市通州区城镇地籍调查为例,探讨数字化地籍测量的诸多优点和发展趋势。 1.1 测区概况(补上) 任务内容;建立加密控制网,施测界址点,编制宗地图、地籍图,填写界址点成果表,进行以街道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可利用资料;通州部分城区内有一、二级导线平面控制网,经勘察,点位保存完好。调查区域有1∶1 000比例尺地形图,其成果采用北京市独立坐标系,可用于工作底图。 1.2 平面控制测量 首级控制测量1.选点。在一、二级导线控制网基础上采用GPS进行控制点加密,共布设了12个点位,联测一、二级导线点坐标作为GPS控制网起算数据。虽然GPS测站点不要求一定通视,但顾及后续测量,选点时应着重考虑测站点与某一点通视,并远离大功率无线发射源、高压线等。 1.3 外业实施。 此次作业采用静态作业模式进行,每时段观测45 min ,采样间隔为15 s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点周围15°以上不要有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同步观测卫星数 ≥4颗,且均匀分布,卫星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