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为什么说货币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
物物交换:①搜寻成本②机会成本③直接成本
一方面,简化交换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交换效率
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做的表述?
①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的控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
②纸币不与定量的金属相联系,其外汇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但是,通货膨胀问题
第二章
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最主要。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和民间信用。
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①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作用。
②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首选方式。
③商业信用的合同化,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
局限性:①严格的方向性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③融资期限的短期性
④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⑤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由于5点局限性,商业信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配置与布局,也不可能广泛满足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合理布局的需求。因此,它虽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信用基础,但终究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特点:①主体。债务人是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债权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②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③中介信用。④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第三章
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
计算利息的两种方法。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复利,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①平均利润率(基本因素)②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③经济周期④物价水平⑤经济政策⑥其他影响因素
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有哪几种理论解释?
①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应该等于现行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②市场分割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供求关系。
③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综合上述两种,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这种债券到期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这种债券随供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升水。
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社会公众愿意持有货币资产的一种心理倾向。
①利率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供给,外生变量,中央银行。需求,内生变量,流动性偏好。
③流动性偏好有三个动机:
④当利率降低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此时货币需求无限大。
第五章
比较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直接金融的优点:①快速融资②促进投资③多种信用形式发展④风险分散⑤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局限性:①资金供应者风险大②融资规模受到限制③欠发达,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较低
间接金融的优点:①灵活方便②安全性高③流动性强④规模大,资力雄厚
局限性:①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会减少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和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
②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比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①一年及一年以下②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③没有正式的组织,电讯方式④市场交易量大(区别特征)
资本市场:①一年以上②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有价证券市场③主要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区别:①期限②作用③风险程度
比较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重要保证,为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一级市场是基础和前提。
第六章
简要说明货币市场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种类:①短期国库券②银行承兑汇票③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④商业票据⑤回购协议
特征:①交易期限短②流动性强③风险相对较低
试述股票市场价格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根据现值理论,将股票收益折现后算出来的。
影响因素:①宏观政治经济因素②公司所处行业③经营状况④心理因素
债券和股票有何不同?
①发行主体: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股份制企业
②收益稳定性:在购买时利率已经确定|—|购买之前不确定股息率,取决于盈利情况和股利政策
③保本能力:可收回本金|—|没有期限,本金不能赎回
④经济利益关系:债券|—|所有权,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①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衰退→上升)③通货膨胀(严重→下跌)④其他
债券的市场价格是以其未来收益的现值为基础,受一系列因素的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