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校地源热泵系统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12.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两校地源热泵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潍坊体校、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两校的地源热泵系统是由地恩新能源公司从最初的设计、施工、安装、及后期的调试运行全程主导,见证了系统建设全过程,对项目了解与认识较深刻。为实现母公司运作资源、子公司经营产业的“资源+实业”发展思路,以及分别与潍坊体校、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构建的“三个主体,两层关系”的运营思路,地恩新能源公司作为具体服务的提供主体,为两校提供供热供冷服务。
目的:
地恩新能源公司用专业的技术支撑、优质能源供应及创新服务模式,以注重客户价值、客户满意为目标,在满足两校供热供冷使用要求的同时,本着实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为目标,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二、地源热泵简述
为使我们对地源热泵系统有更深层的认识,更能有效的利用地源热泵,首先需要对地源热泵有所了解。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是热泵的一种。热泵通常是指能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所需要的地方,通常热泵是用来做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储热储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
地源热泵就像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一样,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热泵实际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他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通俗的说就是提取地热或冷量出来,在通过机组辅助加热或制冷,给室内供热或供冷,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或供冷的三分之一或更低,这也是热泵的节能特点。
项目实践经验
在两校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地恩新能源公司经历了从规划设计方案、地埋管系统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运行等环节,期间总结了很多实践经验,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
在规划设计方面。规划设计以经济运行为前提,并对设
计方案的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和制热运行效率进行充分的方案论证,应结合实地现场情况,采用运行效率较高的设计方案。如管网和机房的设计、机组的选型等。潍坊体校建筑以大型运动场馆、学生公寓、教学楼、办公楼、食堂为主,建筑面积较大,总供热供冷面积为13.4万平方米。依据当地岩土体热物性测试报告提供的换热量数据,建筑物内冷热负荷量,当初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将体校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系统。其中地埋管系统属于隐蔽工程,不好维修,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能源井报废,因此设计时增加10%-20%能源井数量。考虑到机组的用电负荷量大,选用了10KV高压地源热泵机组,高压电缆从开闭所直接进机房,省去了中间的变配电环节,增加了用电效率,间接的节省了运行成本。
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筑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供热供冷面积集中,设计为一个系统,选用3台低压地源热泵机组,服务整个学校内的综合实训楼、教学楼、综合服务楼、培训楼、学生宿舍、食堂组成。两校每个地源热泵系统都满足建筑冷热负荷量需求。
施工安装调试方面。地埋管系统施工管理,在保证施工
安全的基础上,注重原浆回填质量、工程质量、调试期间的管道冲洗效果。借鉴公共实训基地冲洗好管路污垢,减少以后维护工作量,使效率最大化,增加日后供冷热效果
(三)运行管理方面。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是系统能够保持经济性的关键,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人员的管理,合理的根据室内外温度运行时间安排,设计再好的系统也无法有效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体现系统的经济性。
地源热泵系统区域划分、单体建筑特征、功能定位、两校课程安排及室外温度的变化,结合不同区域冷热能源供应的时间差、负荷的大小,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从两校的建筑群与使用功能来看,两校师生活动范围较集中、固定,固定活动区域以科研楼、图书馆、办公楼、宿舍、教学楼、食堂为主,其他活动区域以户外、场馆为主;对于系统运行管理部门来讲,应定期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及时纠正能耗浪费现象。对两校的服务管理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运行管理与维护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我们的使用效果和寿命。确保系统科学合理的运行
综上所述,在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地源热泵系统能否节能并可靠的运行,与管理的关系相辅相成。具体可以从“懂”“调”“制”“新”四个字来描述。
“懂”即需要专业人员对地源热泵项目进行运营管理。地恩新能源公司通过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招募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
“调” 即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调节。在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中,一是对地埋侧系统水力的平衡性进行调节,应尽可能地控制地源侧流速。二是对地源热泵机组用电负荷的调节。主机的自控调节方式包括二种:一是以实际负荷为依据进行调节;二是以回水温度为依据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