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顶出机构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压铸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一、项目引入 二、相关知识 根据推出元件分: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等。 根据推出动作形式分:有一次推出机构、二次推出机构、多次分型推出机构、定模推出机构等。 推出机构的工作过程 推出力的确定 在铸件开始脱模的瞬间,所需的推出力(脱模力)最大,此时需克服铸件收缩产生的包紧力和推出机构运动时的各种阻力。继续开模时.只需克服推出机构的运动阻力。在压铸模中,由包紧力产生的摩擦阻力远多于其他摩擦阻力。所以计算推出力时,主要是指开始脱模的瞬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即脱模力。 推杆推出机构工作过程 (5)、 推杆设置在动模或定模深腔时可兼排气、溢流用 2)、固定形式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拓展 推杆尺寸推荐值2 推杆尺寸推荐值3 1、 推管推出机构 推管是推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传动方式与推杆基本相同,而推出元件是管状零件,设置在型芯外围以推出压铸件。 (1)、推管推出定义: 推管推出机构由推管、推板、推管紧固件及型芯紧固件等组成。 (四)、 其他推出机构 如图红色圈子处所示: (2)、推管推出机构的特点:(与推杆推出机构比较) (1)、推出力作用点离包紧力作用点距离较近,推出力平稳、均匀,是较理想的推出机构。 (2)、推管推出的作用面积大,压铸件受推部位的受推压力小,压铸件变形小。 (3)、推管与型芯配合间隙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出。 (4)、适合推出薄壁筒形压铸件。但铸件过薄(壁厚小于1.5 mm)时,因推管加工困难、容易损坏,故不宜采用推管推出。 (5)、对型芯喷刷涂料比较困难。 (3)、推管推出机构常见组装形式: 1)、推管装在推板上,型芯装在动模座板上,加工装配方便,但增加了型芯长度和模具厚度,这种组装形式多用于较大的厚壁筒形铸件压铸模,如图所示。 2)、型芯装在动模板上,推管装在内推板上,由推板上的推杆推动内推板,带动推管。这种形式加工和装配都比较方便,推管强度增高,但动模厚度增加,推出距离不宜过大,如图所示。 3)、型芯由方销固定在动模上而推管装在推板上。推管中部轴向有两长槽,以便推管往复运动时方销可在槽内滑动。此种形式结构比较紧凑,但型芯的紧固力较小,用于小型芯的压铸模,如图所示。 (4)、推管推出设计要点: (2)推件板推出机构 1)、推件板推出定义: 推件板又称卸料板。推件板推出机构是利用推件板的推出运动,从固定型芯上推出铸件的机构。其特点与推管推出机构相似。推件板推出机构适用于铸件面积大、壁薄而轮廓简单的深腔铸件。 如图红色圈子处所示: 2)、推件板推出机构的组成: 主要由推件板3、动模镶块2、推件板推杆6、推板7、导柱5和导套4等零件组成。推出力通过推板、推件板推杆作用到推件板上将压铸件从型芯1上推出。 3)推件板推出机构工作过程 图(a)是整块推件板,而图(b)推出形式易堆积金属残屑,推出后推件板底面与动模分开一段距离,清理方便,有利排气,应用较广。 4)、推件板推出机构设计要点: (1)推出压铸件时动模镶块推出距离L不得大于动模镶块与动模固定型芯接合面长度的2/3,以使模具在复位时保持稳定。 (2)推件板推杆可以设在模具分型面的水平投影面内,也可以设在水平投影面外,视具体情况而定。 (3)型芯与推件板(动模镶块)间的配合一般在H7/e8~H7/d8之间。若型芯直径较大,与推件板配合段可做成1°~3°的斜度,以减少推出阻力。 1、推出机构的复位: (五)、推出机构的复位与导向 在压铸生产过程的每一次循环中,推出元件推出压铸件后,都必须准确地回到起始位置,这就是推出机构的复位。这个动作通常是借助复位杆来实现的,并用挡钉作最后定位,动作可分为开模、合模、最后限位状态三个过程 2、推出机构的导向: 引导推板带动推出元件平稳地作往复运动的导柱通常称推板导柱,以区别定模套板上的导柱。推板导柱被应用于各种结构的模具,用得较多的是如下面左边图所示的导向形式有导钉式各右图所示的支柱式两种。 与此同时,推出机构中还有其他推出类型的机构,如两级推出机构、定模推出机构、多次分型机构、齿轮传动推出机构等,结合实际模具设计需要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推出结构。 * 项目导入 一 相关知识 二 项目实施 三 项目拓展 三 【能力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产品设计出最佳的压铸模具推出结构形式 【知识目标】 1、 推出机构介绍 2、 推出机构的分类及组成 3、 推杆推出机构 本项目为汽车某零部件, 据图形结构来看,没有斜 顶、抽芯等设计机构;与 此同时,本项目在顶出机 构上采用较为典型的顶杆 顶出,通过顶杆,完成本 项目的顶出运动过程。 (二)、 推出机构的分类及组成 (三)、 推杆推出机构(本项目所选用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