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课程计划2015.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命科学学院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2015)
1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
依托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
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有理想、有抱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基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
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有较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并为其成为教育
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要求:
(1)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2)熟练掌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一定的
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生物科学的专业基本思想和探究方式。
(3)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理解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领域的相关性,
具有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跨时空、跨文化、多角度审视的意识和视野。
(4)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
础理论,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教育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
(5)具有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6)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7)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的能力。
(8)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 4年,修业年限 3-5 年。
三、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 15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43 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7 学分;发展方向课程最低修满 25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
予毕业,颁发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
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2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课程构成。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学分小计
通识
教育
课程
必
修
思想政治教育 13
39
43
体育与国防教育
体育 4
国防教育 2
交流表达与信息
素养
大学外语 10
信息技术 4
数学与逻辑 高等数学 B 6
选
修
人文与艺术
4
社会与行为科学
专业
教育
课程
必
修
学科基础课
大类平台课 11
59.5
87
专业基础课 25
专业主干课 23.5
毕业论文 6
选
修
专业系列课 21.5
发展方向课程 25
总学分要求 155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 4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 39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
课程最低为 4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目录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通识教育
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
39 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1
形势与政策Ⅱ 1 1-8
体育与国防教育
体育 4 1-4
国防教育 2 1-2
交流表达与信息素养
大学外语 10 1-4
信息技术 4 1-2
数学与逻辑 高等数学 B 6 1
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
人文与艺术、社会与
行为科学
每一类课程至少选修 2学分 4 1-8
课程参见学校
通识教育选修
课程目录
3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毕业论文、专业系列课组成。前三类课
程为必修课程,专业系列课为选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7 学分。其中,学科
基础课程 36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 23.5 学分,毕业论文 6学分,专业系列课程最低选修
21.5 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目录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预修
课程
编码
开课
学期
建议
修读
学期
副修专业或第
二学位课程
备注
副修 二学位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大
类
平
台
课
程
1151731950309 普通物理 B:电磁学 2 36 6 秋春 1-2
11
学
分
36
学
分
1151731950308 普通物理 B:热学 1 18 3 秋春 1-2
1151731950310 普通物理 B:光学 1 18 3 秋春 1-2
1151731950312 大学物理实验 1 36 3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