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解析.pdf

发布:2017-04-09约9.1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 年第 7 期(总第 163 期) 3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解析 张国宏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 根本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博采 兼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全面科学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2)07-0033-0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命题并对 其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P8) 这条发展道路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一系 列重大问题,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和发展路径。全面科学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既是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是一个 民族的血脉,也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文化向 来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谓先进文化,就是能够引领 社会发展潮流,体现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发展方向和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能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关系到 文化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正如胡锦涛所说,“人类文明 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 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 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 进民族之林。”[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在 探索建设先进文化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从根本上 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中国共产党自成 立之日起,就始终高扬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坚持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承担起繁荣发展先进文化的 历史责任。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创造性地提 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为当 时中国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提 供了精神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毛泽东指出, “要使它(指社会主义新制度,笔者注)最后巩固起 来,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坚持经济战线 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 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 义教育……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 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P268) 为此,我们党确 定了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略,提出了“二为”方 2012 年第 7 期(总第 163 期) 3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向、“双百”方针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 则,使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获得了有力的精神文化支 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并阐 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强调指 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随着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 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作了科学界 定,确立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价值取向就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把先进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他指出:“繁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做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2] 党的十七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着眼于国家强盛、 民族振兴,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 任务,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