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十二五”高技术产业规划》解析.doc

发布:2016-04-30约5.53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甘肃“十二五”高技术产业规划》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增长质量、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为了贯彻落实《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进一步细化未来5年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明确政府工作方向,引导企业主体行为,指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工程,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07.24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托资源、技术和产业优势,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育种、高性能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涌现出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10年,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多家。“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以上。 ——产业链建设成效初显。以中药材、有色金属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链为突破口,组织实施特色优势生物资源产业链项目11项,总投资81612万元;特色中药材产业链项目10项,总投资77065万元;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项目4项,总投资119623万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项目19项,总投资179820万元。产业链建设促进了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增值转化,实现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建设了28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3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核技术应用、风力发电、重离子物理、马铃薯育种、重大疾病防治疫苗和新药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通过引进、合作和自主研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160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56.1亿元,为我省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改造传统产业成果显著。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工业技术研发、生产设备制造、生产过程控制和企业综合管理的信息化。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开发和应用适合行业生产特点的先进技术,有力地提升了传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一批传统企业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聚集发展趋势明显。以兰州、白银、天水、金昌四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金昌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白银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兰州生物产业基地、酒泉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水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区,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全球高技术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着历史性的突破,并且不断催生多种新产业和新业态;世界各国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深远、更广阔、更直接,创新和变革正在聚集能量;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重新布局的步伐日益加快,产业融合和技术交叉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发达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挤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高技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了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和《国务院关于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50号坚持政府与市场主导结合。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壮大产业集群,发挥基地、示范工程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水平。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结合。 ——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友好结合。积极应用推广环境友好新技术和高技术节能减排产品,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新模式,绿色,出积极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