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4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
12.4.1加固技术介绍
(1)碳纤维加固原理
碳纤维加固是应用在土木工程中的加固补强技术。该方法采用同一方向排列的碳纤维织物,在常温下用环氧树脂胶粘贴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利用其紧密的粘结力,粘着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使二者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2)施工特点与相关要求
①碳纤维加固是一种简单而又优良的加固补强方法,与传统的粘钢加固不同,碳纤维加固在不增加结构构件自重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加固的目的。
②碳纤维片材材料特性有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
③施工方便,养护时间短,常温下加固完工后72小时可以受力。
④适用于房屋建筑、铁路工程、道桥工程、港口工程和水利水电等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砌体结构、木结构加固等结构加固工程中。
⑤主要应用于梁板受拉、受弯、受剪加固;柱的抗震加固;构件抗剪加固。
⑥采用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处于特殊环境(腐蚀、放射、高温等)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⑦在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被加固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12.4.2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2-4-1 混凝土表面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流程图
(2)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方法
①施工前准备
a.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
b.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的实际情况,拟订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②混凝土表面处理
a.将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清除,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将表面修复平整。
b.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c.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导角处理,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梁应不小于20mm,柱应不小于25mm。
d.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或吸尘器将表面粉尘
图12-4-2 表面处理
③碳纤维布(板)剪裁
b.严禁斜切碳纤布,并防出现拉丝现象
c.剪裁成型的碳纤维注意保护洁净不受污染。
④配置并涂刷底层胶
a.严格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胶。
b.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胶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⑤找平处理
a.严格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b.混凝土表面修补应选用丙酮将表面浮尘擦去,凹陷处,有段差或转角部位,应抹成平滑曲面
c.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为不小于20mm。
d.用刀头宽度≥100mm的刮刀对凹坑实施填塞修补、找平,找平程度按眼观目测无明显的刮板或刮刀痕迹纹路平滑为准。
⑥配制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
配制粘结剂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粘贴面积确定每次,以防失效浪费。 严格按重量比计量使用配制。 按厂家配合比和工艺要求进行配制,且应有专人负责。搅拌应顺时针一个方向搅拌,直至色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调制好的粘结剂
f.粘贴碳纤维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再次擦拭,确保粘贴面无粉尘。
混凝土表面涂刷结构胶,必须做到涂刷稳、准、匀的要求,即:稳,刷涂用力适度,尽量不流不坠不掉;准,涂刷不出控制线;匀,涂刷范围内薄厚较一致。
图12-4-3 涂刷胶粘剂
⑦粘贴碳纤维布
a.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碳纤维布粘贴时,同样要稳、准、匀,要求做到放卷用力适度,使碳纤维布不皱、不折、展延平滑顺畅。滚压必须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不宜在一个部位反复滚压揉搓,滚压中让胶渗透纤维布,做到浸润饱满。碳纤维布需要搭接时,必须满足规范要求≥100mm。
c.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粘贴碳纤维布效果图如下图:
图12-4-4 粘贴碳纤维布
⑧表面防护
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结,防护效果图如下图:
图12-4-5 表面防护
12.4.3料技术指标
(1)碳纤维布的选材要求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本工程拟采用每平方米不小于200g/m2的高强二级碳纤维布,抗拉强度不小于30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2.1×105Mpa,伸长率不小于1.5%。碳纤维布的强度等级划分与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碳纤维片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表12-4-1
性能项目 破坏状态 二级性能要求 一级性能要求 抗拉强度标准值fcfk ―― ≥3000 Mpa ≥3400 Mpa 伸长率 ―― ≥1.5% ≥1.7% 弯曲强度( 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