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文波-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创作源泉.doc

发布:2017-08-27约4.1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文波: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创作源泉 2008年9月3日,以“商秦智变”为主题,计文波携“利郎”在日本东京时装周上发布“利郎”2009春夏男装系列。这是中国设计师和中国品牌第一次登上东京时装周的T型台。在这之前,东京时装周一向是日本设计师和本土品牌的天下,还从没有一位外国设计师和一个外国品牌涉足。对于计文波和“利郎”品牌的此次发布,来自东京时装周组委会有关人士评价说:“计文波设计的男装系列不仅完美地表达了商务男装的理念,而且也兼顾了服装的实用性。我们认为,利郎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名副其实的实力。” 一年半前,计文波携“利郎”在米兰男装周上亮相。但显然,东京给计文波的感觉不同于米兰,这次在东京时装周上做秀,也与在米兰的发布有所不同。 “这次设计风格与参加米兰男装周会有很大的不同,更趋向商务行为;当然,仍然会突出中国元素。”计文波说,既然是中国品牌、中国设计师,必然会把中国元素融合进去,但更接近日本的商业行为,会把中国元素巧妙转化为国际和时尚的元素。而且,这次发布肯定与在米兰男装周上通过中国兵马俑来转化中国文化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次将更注重成衣与市场的结合,服装的可穿性很强。 周刊:这场秀的主题是什么? 计文波:这场秀的主题叫“商秦智变”。“商”是指商务男装;“秦”是指以秦朝兵马俑为标志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而所谓“智变”,就是运用智慧加以变化。 我所设计的是商务男装。作为中国设计师,自然要从中国文化中寻觅营养,但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而要运用智慧将其转化为国际的和符合时尚潮流的,来反映商务人士对生活和时尚的追求。 周刊:你是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的?如何把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 计文波:我认为,设计师的设计源泉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文化,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具体到这场秀中,我的设计思想来源于4个方面:首先,来源于以秦朝兵马俑为标志的中国历史文化;其次,来源于男装,我从事的是商务男装设计,我所面对的消费者是男性商务人群;第三,来源于时尚;第四,来源于此前我在东京考察时所感受到的浓厚商务气氛和时尚氛围。我去过许多国家,日本东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严谨和细节。日本商务人群在穿着上表现出的严谨性和细致性,给了我很多启发,是我设计的灵感之一。 周刊:将中国元素图案用到商务男装上,你是如何考虑的? 计文波:据我观察,无论是在中国、在日本还是在其他国家,商务人士在穿着上大多是千篇一律的西装、西裤、衬衫、领带,加上式样差不多的公文包。这虽然十分严谨,但难免有些单调乏味。我认为,这只是反映了商务人士停留在工作状态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人群也需要时尚。满足商务人群对于生活和时尚的需求,是商务男装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这也是我作为商务男装设计师的一种想法和尝试的新做法。 周刊:您认为的时尚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理解时尚?日本时尚有哪些特殊性,与你理解的时尚有何差别? 计文波:我对时尚的理解就是幻想。我从社会现象和生活状态这两方面来理解时尚。在寻找时尚元素时,设计师是有借鉴的,我认为,最大的借鉴就来自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时尚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每个国家的时尚也都有不同的定位。我认为,日本的时尚更多地表现为严谨、个性和张力;而欧洲的时尚则善于表现浪漫的生活状态;至于我的时尚,就是一种简约、品位、内涵的时尚。 周刊:您个人的品牌和合作品牌近期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计文波:大家都知道国际上的大师都有自己的品牌,都是设计师、老板。但是中国的设计师都是打工的,为一些不懂服装的运作和品牌的人做设计和市场。 实际上服装设计是整个文化的整合,不是单纯的衣服穿在身上,而是文化的体现。所以中国的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做品牌,我跟企业结合时间比较久,在业内大家都知道的,这是公认的,也合作了几十个品牌,国内外的都有。但是,可以这样讲,虽然做了一些成绩,但只是种积累,为今后做设计和自己的品牌、市场而积累,我是这么想的。 中国的设计师在九十年代末期跟企业结合,也是当时服装产业的一个焦点,当时有一个提法就是名师、名牌和名企。我自己的考虑是自己、企业和产业都应该做一点事情。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要有设计的思想。我记得当年去法国问皮尔卡丹的时候,有人问他今年的设计市场的趋势是怎样的,包括服装和色彩。他就说,我的设计就是一种趋势。欧洲的一些大品牌,例如迪奥、阿玛尼他们的设计就是一种思想,他们的设计就是趋势和潮流。中国的设计师也希望自己的设计可以引领趋势和潮流,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品牌,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不受任何方面的限制,例如商业和人为的限制,不受不懂服装的人的限制。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设计界会有一场革命,我认为未来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就是中国设计师的品牌走向国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