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论执行督促履行机制.docx

发布:2017-06-16约4.0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论执行督促履行机制  论文摘要 在我国,执行难一直都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重大顽疾。近年来,各地法院的执行工作普遍呈现出难度大、压力重、涉访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执行难”问题,各地法院积极探索执行案件的多元解决方式,深入实践“能动司法”理念,希望通过制度的设立与机制的调整来逐渐改善这一现状。在执行立案后增设“执行督促履行机制”,便是其中的一项创新构想。本文拟就执行督促履行机制的设立和运行作一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词 执行督促履行机制 实施构想 价值定位  一、执行督促履行机制建立的现实意义  义务人未能按期、自觉履行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是否都要采取强制措施?经笔者调查发现,权利未得到有效实现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义务人故意逃避履行,义务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义务人对民事执行根据不服,义务人忘记履行,义务人存在侥幸心理,义务人不知道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等等。据统计,后三种情况大概占到所有执行案件的10%左右。对于这部分案件,笔者认为,只要法院工作到位,及时提醒督促,并不需要全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督促履行机制,是指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法院在对其启动执行程序之初,主要通过思想疏导、法律释明等非强制方式,必要时也可辅以相应强制措施督促其在短期内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机制。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改变了法院执行程序的传统流程,给了义务人一个缓冲期,以期达到提高司法效率、促进执行和谐的目的;并且通过对缓冲期满后经督促仍不履行的义务人采取加大执行力度等配套措施,保障督促的效果,提高执行的效能。  二、执行督促履行机制的实施构想  (一)执行督促履行机制的定位  执行督促履行是在法院受理执行案件之后到被执行人义务履行完毕之前的执行过程中进行,依附于执行程序,是执行程序中一个具有选择性而不具有强行性的阶段,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执行案件的处理是以法院与被执行人的关系为中心构筑起来的,具有“对物不对人”的特点,追求效率而非程序保障。程序可以分割为不同阶段,各阶段相互独立。该创新机制,实际上是将部分案件的执行督促阶段和执行和解阶段从执行程序中分离出来,并以“执行督促小组”为督促履行的平台,将督促、和解阶段独立化,符合执行程序机制的内在要求。  (二)适合实施执行督促履行的案件选择  概括地来说,适合实施执行督促履行的案件是指存在自动履行可能的案件,这其中也包括了存在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可能的案件。  准确地判断出案件是否存在自动履行的可能是确定能否启动执行督促机制的重要前提。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可以结合以下一些因素来综合评判:  法律关系明确;申请执行标的金额较小;有明显财产线索,如被执行人财产已被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双方当事人矛盾不大或经调解结案的案件;被执行人经济状况良好;被执行人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被执行人有固定的住所或经营场所;被执行人在诉讼阶段到庭参加诉讼,没有下落不明的情况,其通讯方式处于正常状态,便于联系的;被执行人曾有其他案件经法院执行,根据以往的执行情况来看,其自动履行可能性较大的。  (三)执行督促履行机制的运行模式  成立执行督促小组,执行案件在分案之前先交由执行督促小组进行筛选,经评判认定为是复杂案件的或经督促后仍无法执行完毕的,再移交给执行员执行。具体而言,可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审查筛选。由执行督促小组对所有立案的执行案件进行审查,认为存在自动履行可能的案件,经登记后启动执行督促程序;对基本不存在自动履行可能的案件转交执行实施科办理。  第二步是告知征询。执行督促履行虽是由法院主动启动的,但必须要切实贯彻当事人自愿原则。因为督促履行在给义务人一个宽限期的同时也会给后续的执行工作带来一定潜在的风险,不排除部分义务人利用这一期限隐匿、转移财产或离开原居住地的可能,所以务必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权利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避免因执行过程中与当事人信息沟通不足、情况告知不及时而引起信访等问题,使法院的执行工作陷入被动。  第三步是督促履行。由执行督促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义务人发出督促履行通知,负责告知其自动履行与被强制执行的不同法律后果,并指定自动履行期限,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  第四步是进行协调。发出督促履行通知后,执行督促小组应当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就履行问题进行协商,力争双方和解。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在此之前,执行和解的适用完全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若干意见》中强调了要努力做好执行案件和解工作,指出“要进一步改进执行方式,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和执行措施,积极促成执行和解”,肯定了法院可以依职权综合采取措施以促成一些执行案件的和解,由此扩大了执行和解的适用范围,这在一定意义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