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集中连片扶贫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第2页.doc

发布:2017-01-15约3.6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集中连片扶贫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第2页 三、资源产业扶贫,必须彰显特色、创新模式 (一)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区矿产资源禀赋特点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大,必须立足实际,按照“四化”建设和扶贫开发的要求,因地因矿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统筹特色和优势矿种开发,培植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大别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优质饰面石材和地热,兼顾开发优质硅石、超贫磁铁矿,突出发展壮大石材产业和地热旅游产业,适度发展硅石开采、石英板材、特种玻璃、人工水晶等产业。远期在资源勘探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适时发展钛、钼资源产业。 秦巴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钒矿、超贫磁铁矿、重晶石矿、银矿,兼顾瓦板岩、绿松石、米黄玉等特色矿产,突破性发展钒产业、铸铁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优化发展珠宝玉石产业;远期逐步启动铌—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高起点地发展铌—稀土功能材料产业。 武陵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煤系矿产、水泥灰岩,有条件地开发高磷铁矿,兼顾开发菊花石、百鹤玉、硒矿等特色矿产和磷矿、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等局部优势矿产,稳定发展煤炭产业,适度发展钢铁产业,突出发展建材及新型材料产业;远期重点勘探开发页岩气,培植壮大能源产业。 幕阜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钒矿、高岭土、煤系矿产、饰面石材和优质硅石矿产,突出发展钒产业、硅铁产业、陶瓷产业和建材产业,稳定发展煤炭产业;远期在资源勘探取得突破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基础上,逐步启动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钨、锑、稀土及功能材料产业。 (二)创新开发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当前,矿产开发存在“矿主受益、政府买单”和“老板发财、民众受穷”的双重“怪圈”,利益分配不合理,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要有效发挥矿产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坚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基础,以“国家得资源,地方得发展,企业得利润,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利益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资源配置为抓手,以市场准入为条件,将矿产开发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和新农村建设、直接民生工程建设、农村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大胆创新,分类施策,积极探索矿产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真正做到“开发一方资源,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在竹溪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开发程度较低的县(市、区),可学习借鉴XX县的成功经验,探索实践县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体推进模式,编制实施资源开发驱动型国土开发规划,引进有资质、有实力、有意愿的矿业企业或投资者,签订政府、部门、企业、地勘单位间多方合作协议,明确各放责任和义务,落实矿产开发与区域发展相关任务,营造良好的勘查开发环境,采取远近结合、勘查开发同步推进、高低风险矿业权捆绑出让的策略,规模有序地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培植资源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XX县等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县(市、区),可采取矿山企业与乡(镇)、村结对帮扶方式,落实矿山企业定点扶贫任务,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帮助无矿乡(镇)、村发展矿产开发配套产业和特色农业,让全县(市、区)民众共同分享矿产资源开发成果。 在鹤峰走马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开发程度较低的乡(镇),可采取矿地股份合作共同开发方式,鼓励乡(镇)、村组以集体土地等资产作价折股,与矿山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发资源、兴办产业,通过矿产开发反哺农业及农村建设。 在具有资源条件的村组,可比照XX县尧治河村和中坪村的做法,实行矿山企业村办村管,开发利用村内矿产资源,兴办集体矿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统筹村内各项建设和民生事业,同时给村民配置股权,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四、发展资源型产业,必须强化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地方政府要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兴地战略,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采取超常之策,务实之举,强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济信息、扶贫办等部门要在区域发展扶贫的格局下,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调与配合,以“政策、资金、项目”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政策汇集效应,合力推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要建立重大资源产业项目部门联系制度,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套政策,集中精力,重点推进。 (二)加强规划调控,引导资源产业健康发展。 要把资源产业发展放在连片扶贫开发战略的全局中去审视和谋划,指导片区市、县组织编制和实施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区域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加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