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加索”就在你身边.docx

发布:2018-11-13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加索”就在你身边 幼儿的画看不懂,正表明他们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但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柏拉图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这是一个3岁宝宝的涂色作品。 从完成成人的涂色要求来看,这个宝宝做得非常“完美”了:为梨上了鲜艳的黄色;并且没有将颜色涂出线框。 但是,涂色,除了作为锻炼孩子对自己手部肌肉的控制力之外,恐怕没有更多的作用;尤其是在艺术能力方面,不好的影响反而更多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孩子会认为我们给他们的涂色本是值得学习的优秀图画;但让我们看看孩子涂色本的内容大都是什么?无外乎是卡通形象和儿童简笔画形象。这两种形象其实和儿童自发创作的高质量艺术作品相比,和垃圾快餐无异。我们鼓励孩子涂色,也就是暗示孩子认同这样的审美。 涂色是一种形式化的作业,无法表达孩子本身的思想!长期涂色的孩子还会由于习惯了在线框内进行无目的的涂抹,而削弱了他们自由绘画的兴趣,——如此,又何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这同样是一个3岁宝宝的绘画作品。(她没有接受过所谓的涂色训练) 这幅画虽然没有进行过涂色,但流畅奔放的线条恰恰是这个年龄最自然的表现。而当仔细聆听孩子究竟画的是什么之后,我们会更赞叹! 原来,这个宝宝家中前些日子住进了几位新伙伴——乌龟。画中简单的圆圈和直线就构成了孩子眼中的乌龟一家,有乌龟宝宝、乌龟妈妈和乌龟爸爸! 现在,这两幅同是3岁孩子的绘画作品,两相对比,相信你也能看出来: 涂色的作品僵化死板,固有的线框限制了孩子绘画能力的发挥,更抹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过程。 而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想象创作的作品,形象稚拙有趣,自由美好,富有童心。 童心如此美好,作为成人,我们真的不要急于用我们的一些固有的东西去破坏掉这个专属于孩子的奇幻而美妙的世界,而是要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