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交换技术_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虚电路 定义:是指两个用户在进行通信之前要通过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接。 虚电路通信方式包括3个阶段 1.呼叫建立 2.数据传输 3.释放呼叫 (2)数据报 定义:独立地传送每一个数据分组,每一个数据分组都包含终点地址信息、每一个节点都要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路由,因此一份报文包含的不同分组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 广义:不同于现有网络,采用新技术,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网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 包括: 传送网 接入网 交换网 互联网 狭义: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话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开放式分层体系构架。 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的分离 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的彼此分离 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进行互通 兼容PSTN网、IP网、移动网等技术 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 支持标准协议的业务开发接口 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定义:NGN是基于分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有多种宽带能力和服务质量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2.第二层控制层 软交换技术将电话交换机的交换模块独立成为一个物理实体,称为软交换机(SS),SS位于控制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边缘接入层中的所有媒体网关的业务控制及媒体网关之间通信的控制。这一层的作用是实现呼叫控制,并通过支配网络资源,完成基本实时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实现各种信令协议的互通和转换。 接入层的设备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中继媒体网关(TG) (4)综合接入设备(IAD) (2)信令网关(SG) (5)多媒体业务网关(MSAG) (3)接入网关(AG) (6)H.323网关 (7)无线接入媒体网关(WAG) 下一代移动网是指以3G为代表的移动网络。 IMT-2000正式接纳的无线接口技术规范的主流技术为一下3种技术。 1.宽带CDMA 2.CDMA2000 3.TD-SCDMA (3)采用专用的单个应用服务器或多个应用服务器实现融合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的业务,灵活地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特色业务。 (4)软交换网控制层中的软交换机之间是不分级的,当网络中每增加一个软交换机时,其它所有软交换机必须增加相应的局数据;而这对于网络运营来说,将是极为麻烦的,其解决办法是在业务应用层中设置策略服务器来为软交换机提供路由信息。当然,策略服务器的设置方案将直接影响软交换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3.第三层传输层 这一层的作用是采用分组技术,提供一个高可靠性的、提供QoS保证、大容量的、统一的综合传送平台。传输层实际上就是软交换网的承载网络,其作用和功能就是将边缘接入层中的各种媒体网关、控制层中的软交换机、业务应用层中的各种服务器平台等各个软交换网网元连接起来。由于IP网能够同时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时具有协议简单、终端设备对协议的支持性好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软交换网选择了IP网作为承载网络。软交换网中各网元之间均是将各种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信息封装在IP数据包中,通过核心传送层的IP网进行通信。 4.第四层接入层 该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入手段将用户通过接入设备所输入的语音、数据、多媒体转换成能够在分组传送网中传输的数据格式,并且将这些数据通过各种形式的传输途径提交给分组网络。 1.5 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1.5.1 固定电话网的发展历程 现代电信是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开始的,在之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真正意义上的电信网络主要是电话网。传统的电话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人工电话交换机、机电制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等多种类型的交换机。 1965年,美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台程控交换机,在电话交换机中引入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这是交换技术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数字程控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在话路部分交换的是经过脉冲编码调制(PCM)后的数字化的语音信号,数字交换机的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网络,用户话机发出的模拟语音信号在数字交换机的用户电路上要转换为PCM信号。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使电话网在全世界迅速普及,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技术顶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电信网络。 电信业务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发展趋势就是对新业务的需求加快了,业务的生存周期缩短。而传统的电话网路由于是业务、控制及承载紧密耦合的体系结构,使新业务尤其是增值业务的提供非常困难,这一点使运营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智能网的概念。智能网是在传统的语音网络上增加一套附加的设施,达到快速提供新的增值业务的能力。按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