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体系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体系建设
摘 要: 建设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是我国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是指政府通过提供财政、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使贫困人群直接获得某些或全部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改善贫困人群健康状况的一种运行机制。在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得到改善的今天,重大疾病所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目前贵州省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于黔西南州兴仁县这样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构建有效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在阅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农村重大疾病救助体系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体系;社会保障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农村重大疾病医疗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012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和人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1]。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问题即成为国内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农村重大疾病救助的研究更是国内外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然而,由于我国自身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外存在差异,对于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问题,外国学者大都是从理论上阐述可能有效的方法并未结合实践找到真正能够造福我国农民的措施;国内学者也多从单方面阐述一些救助政策和措施并没有真正在救助运行过程中发挥到预期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1.2研究的意义
鉴于贵州省时下的经济背景, 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是各项社会保障项目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研究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在现阶段的贵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关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缩短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温家宝曾在2004年这样说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解决八亿农民看病问题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关系农村实现小康宏伟目标”。温总理的话意指解决农民看病困难问题是当下的重要目标[2]。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是边远地区,经济贫穷,多民族聚居省份。贫困面大经济发展缓慢,贫病交加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这对贵州经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我省政府应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农村重大疾病医疗运行情况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探索适应贵州省贫困地区实际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为政府制定贫困地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政策提供依据。使当前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在运行中意义重大。
2.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体系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外国学者在研究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中在理论上有全面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首先是农村医疗体系的设计,他们强调农村医疗应采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ohannes 结合塞内加尔构建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进行的实证分析提出农村合作医疗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获得政府的足够重视与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3]。其次是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的绩效评估,Keith提出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升级的突破口是人民利益[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卫生系统绩效评估的参考指标有财政资金的支出与支持、确立的目标和对村民需求的满足程度。在医疗救助制度的保障面上强调了法律保障、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都十分重要。
2.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0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国相继出现大批优秀学者研究医疗救助制度,他们在研究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的理论方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的内容除了新农合还有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障实施阶段、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的界定和保障对象以及政府政策,尽管说我国学者也深入研究了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方案,但始终没有建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各个学者都只单独从一个方面或者分散的几个方面研究,没有把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从预防到病诊到手术以及术后复健作为一套完整体系来研究。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刘荣玉的《大病救助,农民的四个期待》[5],管延羡的《医疗救助制度模型设计与可行性研究》认为医疗救助筹资渠道包括设立企业家基金、历年医疗保障的沉淀资金、政府基金和政府投入。还有赵林海等人通过对安徽省医疗保险基金中心费用支付管理现行办法的研究,提出费用支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病救助商业再保险、慢性特殊病种门诊控制、增强医院在社会医疗保险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3.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