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委托人面临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往往可以选择道德风险行动。逆向选择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前,而道德风险则发生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后。与逆向选择一样,产生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代理人拥有私人信息。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后,代理人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委托人观察到的私人信息,改变签订合同前的行为模式,从中获取更大的预期收益。这一过程将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前后的行为模式不同导致了道德风险。 P设计合约 A要么接受 要么拒绝 A提供不可证实的努力 自然起作用 结果与支付 图3-9 道德风险博弈的顺序 P为委托人,A为代理人,P与A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需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一、基本模型——保险市场 假设某厂商产品仓库价值为$100,000,厂商采取防火措施的成本为$50。采取防火措施后小心谨慎,发生火灾概率为0.005;没有防火措施且疏于防范,发生火灾概率为0.008。又假设保险公司以预期火灾损失 $100,000×0.005=$500 作为保险费用出售保险单。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厂商向保险公司投保后,就可能不会有动力继续执行防火措施,并可能疏于防范,结果,发生火灾的概率从0.005上升到0.008,保险公司的实际预期损失为 $100,000×0.008=$800 结果,每出售一张保险单平均会损失$300。因此,这种保险单设计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不可行的。 二、理论模型——保险市场 假设消费者收入为W,出现意外时,损失为d,正常出现意外的概率为p。消费者可以通过投保来使自己出现意外时得到保障。 又假设保险公司以预期的损失d ×p=a来收取保险费,使消费者得到全额赔偿。 这时,消费者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其出现意外的概率从p变为q,且q p。 如果保险公司按a来收取保险费的话,将导致损失为d × (q-p),保险公司无法长期生存。 三、例题分析 例题1:个人财产保险的道德风险 假设你现在有一部彩色电视机,市场价值为3000元。你到保险公司投保家庭财产险,保险公司规定凡家用电器投保后当年购买的赔付率为95%,次年以上为90%。假设电视机有毛病后正常维修成本为150元,C为分摊到电视机上的保险成本,而你对新电视机的福利评价为200元。假设这部电视机使用两年后损坏了,你面临下列选择: 电视机不被偷而拿去维修的预期福利收益为: 3000-150-X-C=2850-X-C (X为折旧费用) 电视机不拿去维修而被偷窃的预期福利收益为: 3000×90%+200-300-C=2600-C 当折旧费用X小于250元时,你选择维修电视;当折旧费用X大于250元时,你会有动力让小偷将电视偷走。 假设张三有财产10万元,效用函数为U(w)=ln(w),其中包括一辆价值2万元的汽车,该汽车有0.25的概率被盗,0.75的概率不被盗。在这种情况下,张三有两种选择规避汽车被盗的风险,一是选择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的价格是5200元,其中5000元为预期损失,200元为管理费),二是选择购买防盗锁降低被盗概率(需费用1950元,汽车被盗概率从0.25下降到0.15),试分析张三应如何决策。 由张三的两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可以组合成四种决策组合。 (1)不投保,不买锁。预期效用为0.75×ln(100000)+0.25 ×ln(80000)=11.4571 (2)不投保,买锁。预期效用为0.85×ln(100000-1950)+0.15 ×ln(80000-1950)=11.4590 (3)投保,买锁。预期效用为ln(100000-5200-1950)=11.4387 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为5200-0.15×20000=2000 (4)投保,不买锁。预期效用为ln(100000-5200)=11.4595 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为5200-0.25×20000=200 张三投保后将没有动力安装防盗保险装置,并且可能提高被盗可能性。 如果张三因为投保而产生麻痹心,使被盗概率从0.25提高到0.35,此时张三从保险所获的预期效用为ln(100000-5200)=11.4595 虽然预期效用与提高警惕时相同,但是,放松警惕可给他带来清闲的福利,所以实际上提高了张三的总体效用水平,他将理性的选择放松警惕。 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下降为5200-0.35×20000=-1800 可见,张三在没投保时,将理性购买防盗锁。而投保后将不会安装防盗锁,并放松警惕性,这一道德风险将使保险公司受损。 保险公司如何让用户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