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doc

发布:2017-02-06约6.7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是什么?它对你所学的专业有何作用? 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旅游资源。 旅游地理的研究任务: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比较有关“旅游资源”的不同定义,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1、中国现代旅游地理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进入收获期。 3、90年代以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范围迅速扩大,探讨学科理论和方法,旅游市场和旅游者行为,省区旅游地理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有关学术著作大批问世。 4、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跨入新发展阶段,出现四大基本趋势: (1)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高度重视。 (2)研究内容将更为丰富多样。 (3)定量研究愈来愈广泛。 (4)学科研究更加注重思路的理性化。 第二章 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 1、诱发旅游行为产生的因素 包括(1)旅游点、线的自然环境;(2)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特点;(3)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2、限制旅游行为产生的因素,分为经常性稳定限制因素和突发性短暂限制因素。 简述影响旅游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 1、旅游知觉。旅游知觉分为旅游对象、旅游条件和旅游社会的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又分为客观因素(指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理条件)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经验、态度和观念。)。 2、旅游动机。具有特定的活动目标,能维持个体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力量就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强度性和指向性特征。 第三章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创收外汇与回笼货币。 2、促进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 3、提供就业机会。 4、改变区域经济结构。 5、促进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消极影响: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 2、过分依赖旅游业。 3、可能引起物价的上涨。 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1、旅游地居民的态度。 2、示范效应。 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旅游接待地对外交流。 2、促进旅游接待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消极影响: 1、削弱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 2、历史文化遗传遭到破坏。 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设想和策划。 旅游开发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既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优势产生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过程。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地规划 旅游线路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所考虑的基本因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线路设计的步骤分为:一是确定目标市场的成本因子;二是确定组成线路内容的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空间格局;三是设计出若干可供选择的线路;四是选择最优的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设计原则包括:市场原则、主题突出原则、不重复原则、顺序与节奏安排、留有余地和灵活机动等。 旅游产品开发的步骤。 旅游新产品的开发的程序化步骤包括机会确认、产品设计、产品试验、向市场推介等4个过程。 第四章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文化内涵深邃,生命力旺盛 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3、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不同,地域特色显著 4、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中国旅游资源区划的原则。 1、发生学原则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3、为旅游业服务的原则 第五章 试析我国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势。 1、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雨热同季。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即使在同一季节,南北气候亦有差别,尤其是冬季,南北气候差别更大,有利于开展多种气候条件下的旅游。 4、我国亚热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5、我国山地众多,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且在同一高度内,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 6、由于气候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复杂多样的旅游景观 我国海岸可分为哪些类型?简述其景观特点及分布概况。 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岛6500多个,大陆海岸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三角洲平原海岸 (长江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沙砾质平原海岸,岩基海岸,淤泥质平原海岸,生物海岸 ( 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第六章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宗教建筑旅游资源。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道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宗教。宗教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宗教本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