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千年文化_弘扬传统节日”策划书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渊源千年文化 弘扬传统节日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人文学院 10公管班
策划小组: 非常“6+3”小组
2011.10.20
目录
前言
我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分析
活动目的与意义
活动主题
活动口号
活动目标公众
活动的广告宣传
调查问卷
活动方案
经费预算
结束语
前言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传统节日沉淀了我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和美妙传说。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以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在现代人的观念中逐渐淡漠,连延续千年的春节,人们也仿佛日渐难寻那曾经的感觉,更不用说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文化气氛浓厚的传统节日了。可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却日渐红火。作为后的我,已经对节日的来历以及真正的意义非常模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忘的差不多了。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非常注重,一般都是自己包饺子,包粽子。到了父母过节日的时候,一般都是去买,很少自己动手做。如果等到了父母这辈人都不在了的时候,这些传统节日是否能传承下去?有人就说了“日历上不是表明了吗?电视台不也到节日就提醒吗?中国的文化传统谁也抢不去!”我要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能有几个常看日历的?!光有提醒而没有人过的节日那还叫节日吗?!光有人知道,而没有节日气氛的节日,意义何在?!在现代年轻人所认识的节日中,情人节和圣诞节比咱们的端午节和中秋节都重要的多。都认为这些外国节非常时尚,非常浪漫。就连春节的意义与节日气氛都大不如前,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落伍,过的没意思,但这是如何造成的呢?现在的“洋节”比咱们的传统节日都要热闹,其中年轻人是主导群体。另一方面,当看到有利可图的时候,这时商家又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千方百计的大力宣传,以招揽生意。但是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没有节日气氛不说,年轻人也不“感冒”,父母一辈的人也不在乎了,政府也不宣传,不管了。这时商家又为了利益,想方设法把这个节日利益最大化,就出现了把七夕节说成中国的情人节之类的说法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就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商家这样做不是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把中国传统节日逼入了死角。40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五)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
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从而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文化能量。
活动主题
渊源千年文化 弘扬传统节日
活动口号
庆传统节 系中华情
活动目标公众
根据我们组的活动主题及具体方案的有关事宜,我们组决定活动的目标公众具体定向为: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师生。
活动的广告宣传
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个关于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的调查,谢谢您的支持!(请在 相应答案上打钩)
——2010级公管班
【基本情况】
性别:A.男 B.女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
生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 / 北方
【单选问题】
1.您是否觉得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气氛越来越差了?没这感觉 好像有点感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