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程控交换电话通信网.ppt

发布:2017-06-18约2.24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程控数字交换与电话通信网 3.1.1 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 3.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接口电路 3.3.2 用户电路 P74 举例:产生1620Hz和1500Hz信号 首先,确定一个“重复周期”:在这个周期内两个双音频信号和PCM的抽样信号都重复了完整的周期,即三个信号的重复次数均为整数。本例中在1620Hz、1500Hz、8000Hz中取最大公约数20Hz。 20Hz是重复频率,重复周期50ms,即在50ms内, 1620Hz重复了81次,1500Hz重复了75次,8000Hz重复了400次。 所以,在50ms周期内,要取400个抽样值存放在ROM中,需要时按序读出就形成音频信号。 3.4 交换网络(话路建立)P82 3.5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 P85 3.6 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二. 分析处理 * *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P71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话路子系统 控制子系统 接口设备 交换网络 用户电路:用户终端和用户线的接口电路 中继电路:交换机和中继线的接口设备 1. 模拟用户电路 P74 模拟用户电路的功能可归纳为BORSCHT七个功能: ——B(Battery feeding)馈电 ——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S(Supervision)监视 ——C(CODEC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H(Hybird circuit)混合电路 ——T(Test)测试 3.3.4 音频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 P79 1、信号种类: 交换机到用户: 各种信号音(拨号音等,单频,正弦波) 交换机到交换机: 局间信号(MFC) 高频段(前向)信号频率:1380Hz, 1500Hz, 1620Hz, 1740Hz, 1860Hz, 1980Hz(6中取2) 低频段(后向)信号频率:1140Hz, 1020Hz, 900Hz, 780Hz, (4中取2) 用户到交换机: 拨号信息(直流脉冲、DTMF)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结构 3、双音频信号的产生 P81 双音频信号产生原理: 首先要找到一个重复周期。 将两个双音频信号按125μs间隔进行抽样(也就是8kHz的PCM抽样频率),然后进行量化和编码,得到各抽样点的PCM信号,放到ROM中,使用时对ROM按一般PCM信号读出。 复用和分路 呼叫处理能力:最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 BHCA (Busy Hour Call Attempts)P86 BHCA(忙时试呼次数)计算公式 系统开销:处理机时间资源的占用率。 固有开销:与呼叫处理次数(话务量)无关的系统开销。 非固有开销:与呼叫处理次数有关的系统开销。 单位时间内处理机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为: t=a+bN t:系统开销 a:固有开销 b: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开销(非固有开销) N:单位时间1小时内所处理的呼叫总数,即处理能力值(BHCA) 例:某处理机忙时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 平均为0.85,固有开销a=0.29,处理一个呼叫平均需时32ms,求其BHCA为多少? 0.85=0.29+(32X10-3/3600)X N N=63000次/小时 注: 影响呼叫处理能力的因素。 BHCA (Busy Hour Call Attempts) 控制系统的结构 P86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 多处理机结构: 备用(冗余)工作(分为主用机和备用机) 备用(冗余)方式:同步方式、互助方式、主/备方式 3.6.1 交换软件的特点和组成 P93 交换软件的特点 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任务的分级 P96 程控交换系统中任务按紧急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不同可分为: 故障级: 负责故障识别和紧急处理等功能,具有最高优先级。 周期级: 由时钟中断按周期性启动的任务,其优先级居中。 基本级: 由队列启动的、实时性要求较低的任务,优先级最低 3.6.2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 呼叫处理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P100 输入处理 分析处理 内部任务的执行和输出处理 一. 输入处理 P101 输入处理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对用户线、中继线等进行监视、检测和识别,及时报告事件的产生。 (1)用户线扫描监视程序 P101 主要负责检测用户线的状态和识别用户线状态的变化。 用户线的各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