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研究入门教程系列十四:“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详解.pdf

发布:2024-09-09约4.6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研究入门教程系列十四:“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详解--第1页

课题研究入门教程系列十四:“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详解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

(一)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

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二)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

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

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

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三)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

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

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

确科学。

二、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

(一)着眼过程

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

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

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

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

⑴生长点是什么?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

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

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

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课题研究入门教程系列十四:“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详解--第1页

课题研究入门教程系列十四:“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详解--第2页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

的最终目的。

(二)着眼内容

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

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

本课题的统整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整理”与“统筹”,核心是立

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

调整,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

调整教材内容的结构,就是把一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组成

一个大整体,重新编排,层层梯进。

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是指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来建

构新的知识结构。

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是指将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及时

充实、整合、生成学习素材,使之具有互动性,将数学知识或生活情

境、活动有机统整,引领孩子们与大脑中原有的“图式”联结起来,

并在探索中循着自己的思维“舞步”,让情感、思维与技能同构共生。

(三)着眼问题

例如在《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

题中,对核心概念“规范草稿”的定义是从草稿本身的属性出发设计

的。

规范草稿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注意正确使用草稿,随意性大,

书写习惯差,使用效率低,直接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效率

的提升。因此规范草稿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