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家具测试培训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办公椅测试分类指引 办公椅测试分类指引 12.32:后稳定性测试 12.4: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方案A: 通过一个直径为200mm(7.87in)的圆盘向座垫垂直施加600N (135磅)的负荷,圆盘中心与座垫前端负荷承受面前边缘的中心点 距离为60mm(2.4in)在座垫顶端的平面上施加一个20N(4.5磅)的水平力,其方向应位于座垫左右边的中轴线上。参照图1-2-3) 测试程序——方案B: 通过一个固定物向座垫垂直施加600N(135磅)的负荷(参照图4-5),固定物上的受力点与座垫前端负荷承受面前边缘的中心点距离为60mm(2.4in);在座垫顶端的平面上施加一个20N(4.5磅)的水平力,其方向应位于座垫左右边的中轴线上。 判定方式:被施加负荷时,椅子不会翻倒。 13.4:测试程序 13.41功能负荷: a施加169lbf ( 750N )的负荷,时间持续一分钟; b解除负荷。 13.42破坏性负荷: a施加1334N(300磅)的负荷,时间持续一分钟; b解除负荷。 13.5 判定标准: 13.51 功能负荷: 对于可调较高度的扶手,若在荷载作用下,从原先的固定点移动超过6mm(0.25in),则视为失去效用。 13.52破坏性负荷: 椅子的内在结构不能发生突然性重大的改变,对于可调校高度的扶手,突然下落的高度若大于25mm(1in),则不能满足要求;视为失去效用情况。 14.5:接受等级 14.51功能负荷功能负荷: 施加一次,扶手不能丧失使用性。 14.52破坏性负荷: 破坏性负荷施加一次,扶手的内在结构不能发生突然性重大的改变。可以接受其丧失使用性。 15.416.4:测试步骤 d、如果椅背的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距离座垫的高度﹤452mm(17.8in),将适配器的顶端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持平放置(参照图3) e、对于椅背可以绕枢轴旋转的椅子,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2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应置于a)或b)所述之位置;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2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的中心应置于枢轴点高度的位置(参照图4)。 15.416.4:测试程序 a、如果椅子的结构设计无法让负荷装置施力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一种高度不超过89±13mm(3.6±0.5in)的延伸器可用来增加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宽度。椅背平面可通过CMD笔直时与CMD相接触之前表面来确定(参照图5-6)。 b、将102公斤(225磅)的负荷固定在座垫中心(参照图5-6)。 通过负荷装置向椅背施加负荷. Ⅰ类施加100磅(445N)ⅡⅢ类椅子施加75磅(334N) c、应将负荷装置调至每分钟10-30次的恰当频率。 d、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小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120,000次。 e、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大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80000次。 15.416.4:测试程序 a、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右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参照Ⅰ ⅡⅢ类示意图)。 b、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角度应为90°±10°,椅背应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30in)。 c、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左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 (参照图5.6)。 d、椅背应保持静止状态,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成90°±10°的角度。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 判定标准: 椅背不能丧失使用性。 17.14:测试程序 a需在光滑坚硬的测试平台上对椅子或脚架进行2,000次跨障碍测试(参照图1)和98,000次无障碍测试。 b、根据17.1.5.1的接受等级来评估产品。 c、在次数计量结束时,将22N(5磅)的拉力沿脚轮杆中轴线施于脚轮上。 根据17.1.5.2的接受等级来评估产品。接受等级 17.1.5.1耐用次数: 部件不能丧失使用性。 17.1.5.2 脚轮保持力: 22N(5磅)拉力不会使脚轮从脚架上脱落。 18.4 :侧面负荷测试 备注:可能会使用另外一张椅子来进行此测试。 18.4.1 测试步骤: a、将椅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