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露天台阶深孔控制爆破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05-19约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常将直径大于50mm、深度超过5m的钻孔称为深孔。 露天深孔一般在台阶(梯段)上或事先平整的场地上进行作业,按开挖形式分为开沟(拉槽)深孔爆破和台阶深孔爆破两种。 开沟爆破时,爆破只有一个向上的自由面;台阶爆破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面,因此可得到较好的爆破效果。 按炮孔方向可分为垂直深孔、倾斜深孔和水平深孔,倾斜深孔和垂直深孔广泛用于台阶爆破,水平深孔仅在爆破厚度和高度不大、场地条件受限制的路堑爆破、整平场地的爆破中使用。 一、台阶深孔爆破的原则 露天台阶深孔爆破必须在满足各种开挖工程技术要求的同时,提高爆破质量,改善爆破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工程的总成本。 提高爆破质量就是一方面要破碎充分,便于高效率铲装; 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危害,减少后冲、后裂和侧裂。 改善爆破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延米爆破量,降低炸药单耗,在保证爆破质量的前提下,使铲装、运输、机械破碎以及边坡支护等后续工序发挥高效率,降低工程的综合成本。 (一)台阶构成要素 主要有:台阶高度H、前排钻孔的底盘抵抗线W1、台阶坡面角α、孔边距b、钻孔超深h、排距W2、孔距a、孔深(H+h)、炮孔倾角、堵塞长度等。 图1 台阶深孔爆破 通常分为:单排布孔和多排布孔两种。当开挖工作面较长或较多、台阶高度较大、单排孔爆破能确保有一定的方量且满足装运要求时,在安全允许的条件下可采用单排布孔。 在工作面少、台阶高度较低、单排孔爆破的爆落方量不能满足挖掘要求时,多采用多排布孔形式。 多排布孔又分为矩形和三角形(或称梅花形)两种形式,如图8—2所示。从能量均匀分布的观点看,以等边三角形布孔最为理想,所以矿山多采用三角形布孔,而矩形布孔多用于开沟爆破。 图8—2 多排孔布置形式 为了增加一次爆破量,广泛推广大区多排孔微差爆破技术, 无论采用哪种布孔形式,均应以孔距相等为原则。 铁路与公路路堑爆破因受地形条件变化的影响,在布孔方法上与露天矿的正规台阶爆破有所不同。 其布孔条件较为复杂,通常有半路堑开挖布孔和全路堑开挖布孔两种方式。 半路堑开挖多采用纵向台阶布孔法,即沿平行于线路方向布孔,如图8—3所示。对于高边坡半壁路堑,应采用分层布孔。 图8—3 半路堑布孔形式 图8—4 全路堑分层开挖布 开挖断面小,爆破易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最好采用纵向浅层开挖,每层深约6~8m。 上层顺边坡用倾斜孔进行预裂爆破,下层靠边坡的垂直孔深度应控制在边坡线以内, 如图8—4所示。 在露天矿基建初期的剥离、工业场地平整以及站场开挖等工程中,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其炮孔布置应随地形变化作适当调整。 台阶深孔爆破的控制目标主要有:岩体破碎程度及其范围、爆破的后冲作用、爆破地震对基岩或边坡的动力作用、爆破飞石危害、爆堆形状和推移距离、爆堆块度(工程上常称为“级配”)等。 对于前四个目标的控制,在台阶深孔爆破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优化选取爆破作用指数、炸药单耗、孔网参数(最小抵抗线、孔距、排距、孔深)、微差间隔时间、装药结构和起爆方案以及采用缓冲爆破、预裂爆破和挤压爆破等措施来实现。 然而,对于爆堆形状和块度级配的控制问题目前涉及的并不多,并且由于其复杂性,实现起来尚有一定的困难。 爆堆块度的控制正日益受到工程爆破界的重视。除了矿山生产中需要控制大块率和达到适合的块度组成外,在应用台阶爆破法开采石料构筑堆石坝的水利电力工程中,爆堆的块度组成或级配对构筑的坝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不论大块度级或小块度级岩块的含量过高,都将影响坝体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块度级配就是将不同块度级(尺寸)的岩石碎块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在一起。 爆破块度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课题。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实验工作,其难点在于爆破碎块的形成受岩体内宏观节理、裂隙、断层等地质结构(构造)和爆破参数的双重控制。 实际调查结果发现,爆破岩块沿岩体的原生地质弱面(节理、裂隙、层理等)形成的比例超过80%。 爆破块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岩体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控制,受节理裂隙的间距分布状态的控制。 若岩体内的节理裂隙呈多向发育,平均间距小于0.5 m,那么,当采用爆破法开采石料时,要获得含0.5m以上块度的级配石料是相当困难的。 与此相反,若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且均质,那么,通过选取不同的爆破参数、布孔形式和起爆顺序,就可能获得多种不同的级配石料(爆堆)。 一般要求块度小时,应采用小孔径爆破;反之,采用大孔径爆破。需要指出的是,在富含各种结构弱面的岩体中爆破时,为了达到控制块度的目的,必要时可以不满足孔距相等的布孔原则,尤其在含有地质断层的情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