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差动放大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 特征 电路元件参数有很好的对称性 发射极负载为恒流源或镜像电流源 很高的输入电阻 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通常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级 应用背景 前置放大器的信号源往往是高内阻电压源,这就要求前置放大器有高输入电阻,这样才能接收到信号 50Hz工频干扰源是高内阻电压源。放大器在接收信号的同时,也接收到了共模干扰 于是人们希望有只放大差模信号、不放大共模干扰的放大器,这就是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电路 减小输入电阻 实验电路在两个输入端分别接了510Ω电阻 实验箱中元件参数并不完全对称;集电极为电阻负载而不是恒流源负载;发射极为恒流源负载而不是镜像电流源负载,所以共模抑制比并不高 若输入端不接510Ω 电阻,其输入电阻将较大,实验环境中存在的高内阻共模干扰将进入输入端 由于实验中所用信号源都为低输出电阻信号源,所以输入端接上510Ω 电阻后几乎不影响实验电路接收来自信号源的信号 输入端接510Ω 电阻并不该变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实验内容 一、静态工作点调整与测量 将两个输入端Vi1、Vi2接地,调整电位器Rp使VC1=VC2,测量并填表 静态调整得越对称,该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就越高 二、测量双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实验箱上调整DC信号源,使OUT1大约为0.1V、OUT2大约为-0.1V,然后分别接至Vi1、Vi2,再调整,使OUT1为0.1V、OUT2为-0.1V,测量、计算并填表 双端输入差模电压单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 双端输入差模电压双端输出的差模放大倍数: 三、测量双端输入共模抑制比CMRR 将两个输入端接在一起,然后依次与OUT1、OUT2相连,记共模输入为ViC。测量、计算并填表 双端输入共模电压单端输出的共模放大倍数应用下式计算: 双端输入共模电压双端输出的共模放大倍数应用下式计算: 共模抑制比的计算: 四、测量单端输入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Vi2接地,Vi1依次与OUT1、OUT2相连,然后再接入f=1KHz、有效值为50mV的正弦信号,测量、计算并填表 思考题 一、实验箱上的双端输入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不算高,若要进一步提高共模抑制比,可采取哪些办法? 二、归纳差动放大器的特点与性能,并与共射放大器比较。 * Vo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