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学后教”理念助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docx
以“先学后教”理念助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以生为本,坚持以学定教,运用“先学后教”理念,构建高效课堂。阐述了“先学后教”理念的内涵,分析了运用“先学后教”理念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意义,从编制导学案、及时介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优化教学举措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先学后教”理念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先学后教”理念;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机械地讲授知识或运用题海战术,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设置教学问题的时候,很少考虑学生学情,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脱节,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低。为了改变这一教学局面,初中化学教师要运用“先学后教”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一、“先学后教”理念概述
“先学后教”强调充分发挥“先学”和“后教”的优势,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先学”并不是单纯要求学生自己提前学习知识。单纯让学生自己提前学习知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先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后教”也不是让教师按照原定的计划开展教学,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先学”情况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充分体现“先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后教”也并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己学会的学生教还未掌握相应知识的学生,以此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他们找到更多学习和领悟知识的方法。在“后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以此提升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先学”是“后教”的前提,“后教”是“先学”的延伸,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先学后教”理念,提前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或任务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在“先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导学活动的推进者与受益者,但是“先学”成效的高低与教师设计的导学案直接相关。为此,教师要发挥引导者与辅助者的作用,精心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重视导学案的启发性,合理地将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要素融入导学案中,以此为“后教”做好准备。同时,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重视导学案的趣味性,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水平。如果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内容难度过高、趣味性不足,就很难调动学生“先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如视频、图片、实物、模型等,以此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还要重视导学案问题或任务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先学”需求,保证班级所有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学案问题或任务。此外,教师还要打通“先学”信息反馈渠道,引导学生将其在“先学”中获取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以此为“后教”的高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撑[1]。
二、以“先学后教”理念推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知识,很少主动思考,也没有创新探究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对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基于“先学后教”理念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设计适当的导学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或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空间,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或任务,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与理解的,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师会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习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教学氛围较为沉闷。而在基于“先学后教”理念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深度的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模型、实物等,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课堂小实验、生活化学习实践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采用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功利性较强,这样的教学无法落实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而在基于“先学后教”理念的化学课堂中,学生为了完成导学案问题或任务,会深入思考并寻找证据,积极利用模型去论证、探究新知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