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概述
1.1 执行规范
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
国家及招标文件要求的各项国家、地方规范。
1.2编制原则
1.2.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插图、插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1.2.2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1.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的建设任务。
1.2.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意见,严格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1.2.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1.2.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科学管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1.2.7预见施工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连续施工。
1.2.8加强经济核算,进行多方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提高经济效益。
1.3工程概况
本工程住宅总建筑面积20134.6平方米。其用材、主要结构承重构件、关键设备等标准高,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及专项方案
2.1测量方案
2.1.1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在整个场地内主体结构附近设10个高程点,与平面控制网点相对应;邻点间距50m左右;构成高程闭合控制网。精度要求闭合差±6mm√N(N为测站数)。观测方法,依据水准基点及甲方要求的相对±0.000水平线,用符合法将高程引测至场内,联测主体高程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后,符合到另一指定的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按测站数正比例分配闭合差。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场地高程控制网共校测四次,两次在春季解冻之后,两次在雨季之后。测设±0.000水平线的方法,高差法:在BM1上立水准尺,使BM1的高程点与尺底部相平,在仪器水平视线上读取数据A;在水准尺上由A向下(上)量高差H=H0-HBM1,读取数B。在场内周围建筑物的墙角处立好水准尺,当B点与水平视线重合时,在水准尺底部画水平线即为±0.000;用同样的方法在BM2上立水准尺求测±0.000线,校合两次的测量误差。
2.2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2.2.1 ±0.000以下的施工测量
轴线投测法:±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时直接将两台经纬仪分别架于基槽边的控制桩上,引测点误差不可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2.2.2高程传递: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直的条件,主要为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处,在同一平面引测的高程至少要有三处向下传递,以便于施工层校核使用。
2.2.3 ±0.000以上的施工测量
±0.000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由于本工程施工面积大,为保证主轴线投测精度,将用电子经纬仪把主轴线向上投测至施工层上,然后由主轴线控制各轴线,再由轴线放出其他细部线。各楼层标高的传递,用钢卷尺从首层的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卷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核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度评定,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2.3沉降观测
2.3.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利用直径32mm的钢筋,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外露装饰层厚度外出30mm。
2.3.2水准基点的联测
水准基点要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或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水准基点间的联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水准线路。同时每隔3个月要进行一次监测,防止因水准基点的变动而影响观测成果。
2.3.3沉降观测
在工程施工阶段设专人定期观测,沉降观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根据设计要求每施工二至四层做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毕,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在施工过程中如建筑物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仪器采用国产S1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并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