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神经外科教案幻灯片.ppt

发布:2016-12-16约1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神经外科学 Neurosurgery Neurological Surgery 颅内压增高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第一节 概述 1.颅内压的形成: 颅内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使颅内保持较恒定的压力(成人颅腔容积:1400~ 1500ml) 2.正常值: 成人 0.7~2.0Kpa(70~200mmH2O) 儿童0.5~1.0Kpa(50~100mmH2O) 3.高颅压:颅内压大于2.0Kpa(200mmH2O) 颅内压的调节 1.脑脊液的增减:CSF占颅内容积10%,压力低于0.7Kpa时其分泌增加,高于0.7Kp时其吸收增加。 2.静脉血:颅压增高时被排挤到颅外(2~11%) 3.血压和呼吸的调节 4.调节的临界容积:5%。颅内容物增多或颅腔容量减少达8~10%: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1.颅内容物体积增大 2.颅内占位性病变 3.颅腔容积变小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年龄 2.病变发展速度 3.病变部位 4.脑水肿程度 5.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降低, 脑缺血、脑死亡 2.脑移位和脑疝 3.脑水肿: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 4.Cushing’s反应 5.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肺水肿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 类型 依照病因: 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依照病情发展: 1.急性颅内压增高 2.亚急性颅内压增高 3.慢性颅内压增高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1.颅脑损伤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血管疾病 5.脑寄生虫疾病 6.颅脑先天性疾病 7.良性颅内压增高 8.脑缺氧 临床表现 1.头痛 2.呕吐 3.视神经乳头水肿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5.其他表现 诊断 1.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2.辅助检查: a. 头颅CT b. 核磁共振成像(MRI) c.脑血管造影 d.头颅X线摄片 e.腰椎穿刺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变化。控制液体入量,气管切开,吸氧等。 2.病因治疗。 3.降颅压治疗。 4.激素治疗。 5.冬眠低温或亚低温治疗。 6.脑脊液外引流。 治疗原则 7.巴比妥疗法。 8.辅助过度换气。 9.抗生素治疗。 10.对症治疗。 第三节 急性脑疝 Acute Brain Hernia 概念 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和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病因 各类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血肿、脓肿、肿瘤、寄生虫、肉芽肿等。 医源性因素: 对颅压高病人进行不适当的腰椎穿刺,放脑脊液过多过快。 分类 1.小脑幕切迹疝/颞叶疝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