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的土力学1-第五章.ppt

发布:2017-11-06约9.06千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① 准备资料 ② 应力分布 ③ 沉降计算 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 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曲线 ? 原状土压缩曲线 计算断面和计算点 确定计算深度 确定分层界面 计算各土层的?szi,?zi 计算各层沉降量 地基总沉降量 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 ④ 结果修正 分层总和法要点小结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地基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 粘土地基的沉降量计算 砂性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单向分层总和法的评价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t S 初始瞬时沉降 Sd ,取决于剪切变形 主固结沉降 Sc ,取决于渗透固结过程,通常是地基变形的主要部分 次固结沉降 Ss ,取决于土骨架的蠕变变形 粘性地基的沉降量计算 总变形: Sd :初始瞬时沉降 Ss: 次固结沉降 Sc:主固结沉降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原位试验 砂性土地基的沉降速率较快,沉降绝对值一般不大,且大部分在施工期完成,运用期沉降量一般不会很大 难以取到有代表性的土样 标准贯入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载荷板试验 Schmertman(薛迈脱曼)建议的简易算法 基于经验公式的估算方法 办法: 特点: 问题: 原位冻结取样 ? 单向分层总和法 ? S ? ?S S 砂性土地基的沉降量计算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可计算成层地基 可计算不同形状基础 - 条性、矩形和园形等 可计算不同基底压力分布 - 均匀、三角和梯形分布 参数的试验测定方法简单 已经积累了几十年应用的经验,适当修正。 基本假定: 优 点: (a)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b)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 (c)只发生单向沉降:侧限应力状态 (d)只计算固结沉降,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单向分层总和法的评价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计算精度: 单向分层总和法的评价 ① 欧美 ② 可判定原状土压缩曲线 ③ 区分不同固结状态 ④ 计算结果偏大 相差比较大 修正靠经验 e-p曲线与e-lgp曲线的对比:均需修正 ① 原苏联 ② 无法确定现场土压缩曲线 ③ 不区分不同固结状态 ④ 计算结果偏小 e-p e-lgp §5.1 概述 ? §5.2 土的压缩性测试方法 ? §5.3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 §5.4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 §5.5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第五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5.5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1986年:开工 1990年:人工岛完成 1994年:机场运营 面积:4370m×1250m 填筑量:180×106m3 平均厚度:33m 地基:15-21m厚粘土 问题:沉降大 且不均匀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 世界最大人工岛 §5.5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关西国际机场 设计预测沉降:  5.7-7.5 m 完工实际沉降:  8.1 m,5cm/月   (1990年) 预测主固结完成:  20年后 比设计超填:   3.0 m 11.9 15.3 9.1 12.7 12.9 10.5 11.8 13.2 10.7 11.9 13.0 9.9 10.8 01-12 11.7 15.1 9.0 12.5 12.7 10.3 11.6 13.0 10.6 11.7 12.8 9.7 10.6 00-12 平均 17 16 15 12 11 10 8 7 5 3 2 1 测 点 日期 §5.5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沉降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饱和土层的渗流固结 问题:固结沉降的速度和程度 ? 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大小 ? 饱和土体的渗流固结理论 不可压缩层 可压缩层 p 一维渗流固结 §5.3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压缩系数 侧限压缩模量 体积压缩系数 压缩指标间的关系 1 e0 ?e 孔隙 固体 颗粒 e §5.3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100 1000 0.6 0.7 0.8 0.9 e Cc 1 1 Ce p(kPa,lg) e-lgp曲线 Ce 回弹指数 (再压缩指数) Ce Cc, 一般Ce≈0.1-0.2Cc 特点:在压力较大部分, 接近直线段 指标: 压缩指数 §5.3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p曲线 ?p/?? 侧限压缩模量 Es e-p曲线 -?e/?p 压缩系数 a -?e/?(lgp) -?e/?(lgp) ??/?p 定义 e-lg(p)曲线 压缩指数 Cc 回弹指数 体积压缩系数 名称 Ce mv 曲线 指标 侧限压缩试验指标汇总 §5.3 一维压缩性及其指标 先期固结压力 先期固结压力:土层历史上所经受到的最大压力?p ?p= ?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