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11.pdf
论语之迟辟智美创作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
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
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
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屡次反省自己:为他人出主意做事,
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
说话做事都有掌控;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
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他人言语,即可以分别真假,
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
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
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工具,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6、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念书不深入思
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念书,就无所的.”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看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
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8、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
自己.”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
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
快乐.”
1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
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
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
教他了.”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
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1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
品行、忠诚、信实.
1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
怀宽广,小人忧愁哀思.”
16、曾子曰:“士不成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成以不弘年夜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
年夜,路途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年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路途程还不遥远吗?”
17、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
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成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成剥夺志向.”
1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到
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20、子曰:“君子成人
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孔子说:“君子帮手人取得成
果,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2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
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22、子曰:
“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
2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品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
的人与他相处.
24、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
吗?”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