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及工程实例07.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位:即按设计要求弹线,定出植筋位置; 钻孔:在预定位置钻孔,孔径比所植钢筋大4~6mm。机械成孔时不得影响周围的结构构件,应避开原结构的主筋,不得截断原受力钢筋; 注胶:灌入结构胶,用专用灌胶枪灌注; 植筋:将所需植筋旋转插入预定深度的钻孔中。植筋时,其钢筋应先焊后种植。若有困难而必须后焊,其焊点距基材混凝土表面因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湿的毛巾包裹植筋的根部; 固化:固化过程不可对所植钢筋扰动,待固化后方可进入其他工序的施工; 抗拔试验:根数一般不少于植筋根数的百分之一。 (2)对现场拉拔检验不合格的植筋工程,若现场考察认为与胶粘剂质量 有关且业主单位要求追究责任时,应委托当地独立检测机构对胶粘剂安 全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室检验与评定。其检验项目及安全性能指标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项目的试件数量应按常规检验加倍。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和本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2)检测、鉴定原因和内容 现需在该食堂1楼2~4交A~D轴线区域范围内增设舞台, 为确保第2学生食堂的正常、安全使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特委托我单位对该食堂1楼2~4交A~D轴线区域进行检 测评定。 2. 检测与鉴定结果 (1)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 采用回弹法对检测区域范围内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 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结 果表明,所检测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 原设计要求。 (2)混凝土构件钢筋配置检测 采用CM9钢筋探测仪对混凝土构件配置的钢筋大小、间 距、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所示。检测结果表 明,所检测混凝土构件内所配置的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基 本满足原设计要求。 (3)楼面板厚度检测 采用ZBL-T710楼板厚度仪对该食堂的1层楼面板板厚进行 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楼面板的平 均厚度均满足原设计要求。 (4)楼面板挠度变形检测 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对该食堂的1层楼面板板底相对高差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 楼面板挠度变形值小于相关规范规定的挠度变形限值,满 足设计要求。 (5)外观质量检测 对检测区域范围内主要承重构件的外观质量进行普查, 其结果描述如下:各构件表面光滑平整,未见明显缺陷等情 况;梁、柱节点连接情况良好,受力明确;具体情况如图 所示。 (6)局部计算复核 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对检测区域范围内各承重构件的 承载能力进行复核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参数如下:荷载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有关规定取值:基 本风压值0.35 kN/m2,其设计楼面活荷载标准值餐厅为 2.5kN/m2,门厅、楼梯间活荷载为3.5 kN/m2,新增舞台部 分活荷载取为4.0kN/m2;结构计算模型、结构布置、材料强 度及构件几何尺寸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建立,计算模型示意 如图所示。 对该食堂1楼2~4交A~D轴线区域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结果与 设计值进行对比,如表所示: 1层楼面梁配筋及复核结果 3. 检测鉴定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经数据计算、分析,结论如下: 1)所检测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原设计要求 2)所检测混凝土构件内所配置的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基 本满足原设计要求。 3)所检测楼面板的平均厚度均满足原设计要求。 4)所检测楼面板挠度变形值小于相关规范规定的挠度变形 限值,满足设计要求。 5)局部计算结果表明,新增舞台后活荷载值增大,所检测 区域范围内部分柱﹑梁在原有配筋情况下不能满足房屋的承 载能力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2)建议 1)对检测区域内的1层柱进行加固处理。纵筋及箍筋间距根 据计算结构而定。 2)对检测区域内的1层梁进行加固处理。钢筋间距根据计算 结构而定。 3)经加固处理,并确认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后,后 期可按原设计条件正常使用。 二、加固方案 现需要在该食堂1楼2~4交A~D轴线区域范围内增设舞台 ,增加了该区域的荷载,且与相邻区域的荷载相差较大,通 过对记者加固方案的对比选择,该食堂1楼2~4交A~D轴线区 域范围内的梁﹑板和柱采用增大截面加固的方法加固处理。 加固混凝土较原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采用C35混凝土进行 加固。本工程中新增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受力钢 筋在加固楼层范围内应通长设置,中间不得断开。 三、施工技术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工艺: 施工放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