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6-05-06约1.08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画面正中的学者,因为在稀土萃取领域的惊人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2008年,他荣获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名字是 ( ) A.周其风 B.唐敖庆 C.徐光宪 D.闵恩泽 2.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需要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牙膏里填充少量的甘油,是由于甘油有吸湿性。 B.药皂中掺入少量的苯酚,是由于苯酚有杀菌作用 C.食盐中加入少量碘酸钾,人食用后可补充人体内碘元素的不足 D.腌制火腿时,添加少量NaNO2,是为了使火腿肉的味道更加美味可口 3.相同质量的下列食品彻底氧化,耗氧量最多的是 ( ) A.瘦肉 B.花生油 C.白糖 D.青菜 4.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lmol/L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的pH最小 ( ) A.Fe3+ B.Cr3+ C.Zn2+ D.Mg2+ 5.乙酰乙酸乙酯中存在下列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其中烯醇式约占7%): 为了证实此平衡的存在,在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入几滴5%的FeCl3水溶液,此时溶液立即显紫红色,说明乙酰乙酸乙酯中确有烯醇式存在。继续滴加橙红色的Br2/CCl4溶液,至溶液几乎呈无色。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 ) A.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橙红色 B.溶液几乎呈无色后,颜色不再变化 C.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紫红色 D.溶液几乎呈无色后,片刻后又变为紫红色,然后再变成无色,再变成紫红色,循环往复。 6.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再高温充分灼烧,冷却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 ( ) A.Na2SiO3 B.Na2SiO3与Na2CO3 C.SiO2与Na2CO3 D.SiO2、Na2SiO3及Na2CO3 7.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D.丁图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8.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空气中电解纯水(酸性条件下)的方法制得臭氧。同时还得到了过氧化氢,下列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 ( ) A.阳极反应:3O2+6H++6e-=3H2O2 B.阳极反应:3H2O一6e-=O3+6H+ C.阴极反应:3O2+6H2O+6e-=3H2O2+6OH- D.阴极反应:3H2O一6e-=O3+6H+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常温常压下,9g甲烷(HCH4)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②常温常压下,22.4L N2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④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 ⑤标准状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分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10.已知杯芳烃是由苯酚和甲醛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物。因其分子形状与希腊圣杯相似,且是由多个苯环构成的芳香族分子,由此得名。杯芳烃以“杯[n]芳烃”的形式命名,n是芳环的数目。右图所示的是叔丁基取代的杯[5]芳烃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杯[n]芳烃的通式是:(C11H14O)n B.右图所示化合物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C.杯[4]芳烃可能具有强酸性 D.杯[5]芳烃不能使浓溴水褪色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