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利工程第一章.ppt

发布:2017-08-23约2.16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溪洛渡电站是中国仅次于三峡的特大型工程,属世界第三大水电站。 向家坝水利枢纽是我国继长江三峡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之后开工建设的第三大水电站 * 第一章 我国的水资源与水利电力建设概况 第一节 水资源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必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由于自然界的水能够循环,并逐年得到补充和恢复,因此水资源是一种不仅可以再生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它不同于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的宝贵财富。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大,约为15亿km3,但绝大部分是海洋中的咸水。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总量约为0.38亿km3 ,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这其中有80%左右的淡水储藏在极地和冰山、冰川之,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储藏于地下。对人类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地表水,全球约为470000亿m3,人均约9000 m3 。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水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国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余条;长度在1000km以上的河流有20余条;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湖泊有130多个。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我国以世界上7%的水、全球陆地6.4%的国土面积和全世界7.2%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从这外意义上讲,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河川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高达6.76亿kW,水资源空间分配很不均匀时间分配也很不均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为3.78亿kW,居世界各国之首位。 第二节 水患与水污染 水多、水少、水脏 三个方面 一、洪水 壶口瀑布 1994年因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700亿元 1995年损失1600亿元 1996年损失2200亿元 1998年损失2000亿元 二、干旱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旱灾对我国的农业影响最大。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竟达0.27亿平方公里左右。比50年代增加一倍半,华北平原每年有1/4的耕地遭受干旱之灾,1/6耕地沙化严重。目前全国有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有110座严重缺水。 三、水污染 水污染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公害之一。目前全国日排放污水已超过1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域的,使河流、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据统对532条河流进行监测,有计436条河流受到污染,达82%。 第三节 节水与调水 节水是缓解缺水矛盾的唯一办法。跨流域调水,这是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西线工程 中 线 工 程 东 线 工 程 大渡河 通天河 雅砻江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丹江口水利枢纽 陶岔闸 输水渠道 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第四节 我国的水利电力建设 3.中下游平原建成排水涵洞7000座,机电排水不灌容量5100000kw,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五年一遇以上。 4.开发大中小水电w,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715000kw,年发电量1570000kw。 5.系统整治改善了中下游航道川江航道有明显改善。 6.开始建设上中游防护林。 1. 中下游筑堤防在分洪后可防御1954年级洪水约为40年 一 遇不分洪可防10-20年一遇的洪水。 2.全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4.8万座可,对其所在支 流的治理与开发起到显著作用 1.都江堰灌区 2.乌江渡水利枢纽 6.柘溪水利枢纽 7.韶山灌区 8.万安水利枢纽 3.葛洲坝水利枢纽 4.丹江口水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