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获得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科
高等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根据课
程教学基本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个是理论教学,另一个就是课
程设计。在经过理论教学后所进行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
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应使学生达到如下的几个目的:
1)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相关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和生产
实践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提高。
2)初步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
养学生观察、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设计工作能力,训练设计构思和创新
精神。
3)培养学生熟练地应用机械设计手册、图册、图表、国家标准(GB)、部颁
(JB )
标准 等 和规范,提高学生有关计算、绘图、数据处理、撰写学术总结 (报告)
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1
如图 所示,机械(机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
工作装置等,基于课程设计的目的,为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课程设计题目
一般选择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其设计内容包括:
1)传动方案的总体没计;
2)传动件及支承件(轴、轴承等)的设计计算;
3)连接件、润滑密封、联轴器的选择及校验;
4)箱体及减速器附件的设计
5)减速器装配图及零件工作图设计;
6)计算说明书的编写等。
此外,考虑到 “因材施教”原则,也可选定一些难度较高的设计课题。这类
课题必须在技术上确具先进性,尽管这类设计课题小,涉及的知识在理论教学中
阐述不多,致使学生在设计时需花一定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但只要教师指导
得当,并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困难是不难克服的。
总之,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学校当前教育改革和今后发展的需要,机械设计
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没计题目应力求多样、只要符合教学
要求还可鼓励学生自行选题。
1.3 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3.1 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1)独立思考,继承与创新
任何设计都不可能是设计者独出心裁、凭空设想、不依靠任何资料所能实现
的。设计时,要认真阅读参考资料,继承或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和成果,但不能
盲目地全盘抄袭,应根据具体的设计条件和要求,独立思考,大胆地进行改进和
创新。
2)三边设计方法
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相似,从方案设计开始.进行必要的计算和
结构设计,最后用图纸表达设计结果,用计算说明书表示设计的依据。由于影响
设计的因素很多,有些机械零件的结构尺寸不可能完全由计算决定,往往还需要
借助初步估算或者画图等手段,通过估算和绘制草图,初步得出零件基本结构尺
寸,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必要修改。计算和画图交叉进行。这种边计算、边画图、
边修改的设计方法即通常所说的 “三边”设计。因此,企图完全用理论计算的方
法来确定零件的所有结构尺寸,迟迟不敢动手画图,或一旦画出草图便不愿再做
必要修改的做法,都是不对的。
1.3.2 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课程设计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没计要求、工作条件、设计内容和步骡,通过阅
读有关资料、图纸,参观实物或模型以及进行减速器拆装实验等,熟悉有关零件
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准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方案等。
2)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分析设计要求,确定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和分
配各级传动比,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计算,确定各轴的转速、功率和扭矩。
3)传动零件的设计
设计计算各级传动件的参数和基本尺寸。(如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皮带传
动等)
4)装配草图设计
绘制减速器装配草图;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和轴系部件设计;校核轴和键连
接的强度以及滚动轴承的寿命;确定润滑密封和冷却的方式;设计箱体和附件的
结构。结合前面的传动件设计进行检查和修正。
5)完成装配工作图
加深减速器装配图;标注尺寸 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 及零件序( )
号;编写标题栏、零件明细表、减速器特性表及技术要求;整理完善图面。
6)绘制零件工作图
绘出零件的必要视图;标注尺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