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7 溶解度——备战2018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 溶解度
一
1....、的溶解度
1.
2.
(1)条件:一定温度。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标准:100 g溶剂。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 g,非溶液的质量。
状态: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多溶解的质量。
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
(1)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溶解度
(2)
(3)。
、的溶解度
1..
(1)内因:气体本身的性质。
(2)外因:温度和压强。
①温度: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压强:气体物质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四、曲线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通过实验测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用坐标点来表示,并将这些坐标点连接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溶解度曲线。
.
(1)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中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如A、C两点表示物质N在相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如C点表示T2 ℃时,M、N的溶解度相同。
(4)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D表示物质N的不饱和溶液。
(5)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超过室温时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这时该溶液叫做过饱和溶液)。如D表示物质M的过饱和溶液。
3.
(3)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5)确定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如。蒸发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考向一
典例1 下列方法中一定能将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A.增加溶剂 B.充分搅拌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
【解析】A、饱和溶液中增加溶剂可使能够继续溶解该物质即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充分搅拌不影响饱和溶液的状态,错误;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温有溶质析出溶液为饱和溶液错误;D、增加溶质依然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A。
【答案】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任何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都可转化成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将常温下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升温到60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考向二
典例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解析】(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c。(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相等。(3)t3时,a物质溶解度是50 g,即00 g水中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b。
【答案】(1)c (2)b (3)不饱和 (4)A
2.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B.烧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烧杯和烧杯的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若烧杯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1.用适当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不变都有可能
.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A.浓溶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