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文学院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根据校党委的部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具体要求,我院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学院工作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如下:
一、建立“三项机制”,落实目标管理,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动性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政联席会成员、各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组”,并下设了办公室,配备了联络员,全面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明确了党总支书记是学院精神文明第一负责人,党员是精神文明的骨干力量,党支部是精神文明的战斗堡垒。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且工作协调、配合默契、不留空白,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领导小组以“讲求团结、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宗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班子建设,建立并执行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能够贯彻民主集中制,能做到讲团结、讲大局,充分发扬民主、分工合作、团结奋进、紧密配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合力推进直属党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管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学院从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入手,制定了以“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创建标准、管理办法、检查考核和监督奖惩制度,坚持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行政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奖惩。
(三)注重学习,完善教育机制。学院特别注重党员和职工政治理论的学习,建立了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等,有学习记录、有出勤监督、有学习效果考核。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组织思想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对教职工加强理想信念和革命宗旨教育,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革命理论武装头脑。深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情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以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切入点,鼓励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树立“校兴我兴、 校荣我荣”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共同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做好巩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工作并进行“创先争优”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开展了“创新支部活动”,使广大党员的形象树起来、能力显出来、作用看出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切实结合各项工作,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一、党建工作
1、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院党总支把学习党的理论作为日常工作纳入党总支的总体工作规划,在总支的统筹安排下,全体党员以支部为单位积极开展各项理论学习活动,并在实际工作中崇尚思考、探索之风,在提升学院全体党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学院党总支和行政领导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学院党政日常工作,对涉及学院的“三重一大”制度、 “三风”建设、教学科研等重大问题,党总支和行政领导能集体讨论商议决定。
(2)坚持党员组织生活常规化与制度化。
学院党总支定期召开支部大会、组织支部活动。针对教师不易集中的特点,总支把学习的内容通过网络发给各支部书记。在支部书记精心研读准备的基础上,利用星期三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在这一年半中,党总支通过各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并观看反腐倡廉的录像资料、围绕世博主题开展的各项讨论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巩固学习成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总支要求党员能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总支充分利用一系列教育契机,通过党员会议、网站、参观学习等加强了对党员同志的党性教育。总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利用班队活动、团队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学习舆论氛围,提高学习效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加强组织建设,壮大组织队伍,推动党总支和党支部工作上台阶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总支壮大队伍、培养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学院党总支坚持党要管党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
(1)学院党总支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导学院各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党员发展计划,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2)根据我院党总支的实际情况,以专业为单位并结合具体工作的情况对原有教工党支部进行了重新调整,以便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