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于公司法、破产法之间的债权人保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游离于公司法、破产法之间的债权人保护
摘要: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是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论题,有种观点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应当由对股东负责转为对债权人负责;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创造收益,破产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废除公司领域中对债权人的保护,使其尽快回归到专门为债权人服务的破产领域,让公司法和破产法各司其职,使股东利益和债权人的保护得到强化。
关键词:公司法;破产法;义务转换理论;股东利益;债权人保护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protect company creditors between company law and bankruptcy law
zhao jin-long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a research topic both in company field and bankruptcy field that how to strenghten the protection of company creditors. the duty of directors shifts from a focus on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to those of creditors. the main purpose of company should be to make profit for its shareholders, while the purpose of bankruptcy is for the creditor protection. therefore, the creditor protection in company law should be abolished and should return to bankruptcy law whose existence is special-designed for creditor protection, with two different laws playing their roles repectively so as to strengthen both the shareholder interest and the creditor protection.
key words:company law;bankruptcy law;duty shifting doctrines; shareholder interest; creditor protection
公司是股东的财产,设立公司的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收益[1],对股东利益的保护向来在公司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追求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求公司经理人对股东利益强烈负责,而且(至少直接地)仅对股东利益负责。这种股东利益至上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必然或者应当不受保护,只是表明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法律机制应当存在于公司法之外[2]。但是,长时间以来有种观点认为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但尚未达到破产境地进入破产程序时,公司管理者便由为股东创造收益转为关注对债权人①的清偿。有人称该理论为“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即由对公司股东的保护转向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目前,这种理论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我国也不例外。公司法应否以及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之间长期论战的一部分,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旨在明确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律归宿。
一、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的依据和实践
(一) 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的依据
就各国理论界所持的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来看,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的依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公司剩余索取权人的改变。公司管理层义务转换理论认为一个公司在陷入财务困境后,股东在对投资决策行使投票表决权时很可能引发道德风险。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他们对于公司投资决策的风险偏好存在巨大差异。公司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剩余索取权人由股东变成了债权人,这时候股东可以从公司获取的利益为零,如果公司的管理层仍然关注股东的利益的话,他们就会更倾向于实施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因为股东已经没有什么财产能继续损失了,在这时候只能选择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如果项目最终能够得以成功,股东实际上是在用债权人的钱坐享其成;但如果项目一旦失败,债权人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债权人作为剩余索取权人仍然有可能从公司现有资产中获得清偿。因此,此时的管理层应当由关注股东的利益转为关注债权人的利益,比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