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_Plus的一些讨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关于fluent 计算时壁面函数法和网格的关系,还有一个小问题
1:各位用fluent 的同仁和高手们,我想要比较好的使用fluent 软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好理
论,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在使用标准k-eplison 和一些其他的封闭模型时,对于
近壁区的流动要使用壁面函数法求解。那么在划分网格时,是不是一定要把把第一个内节
点布置在湍流充分发展的区域内呢?我们如果自动生成网格时,如果说第一个节点在壁面
的粘性底层内,是不是对计算有一定的影响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gambit 中设置的wall
壁面,怎么到fluent 设置为内部表面interior ,好像在边界条件设置时没有这个边界呀。
2: 为什么要用壁面函数??就是因为,k-epsilon 模型中,k 的boundary condition 已知,在
壁面上为零,而epsilon 的boundary condition 在壁面上为一未知的非零量,如此如何来解
两方程模型??? 所以,我们就需要壁面函数来确定至少第一内节点上的值,当然也包括
壁面上的值。实际上就是把epsilon 方程的boundary condition 放到了流体内部。至于壁面函
数的应用范围,要看它是如何获得的,简单说,他们都是由于,靠近壁面,雷诺应力在粘
性底层内基本消失,所以,navier-stokes 变为可解,而求得。所以,凡是应用壁面函数求得
的节点,都应设置在粘性底层(y+=5-8)或者至少为线性底层(y+30?具体数值忘记了) ,当然
你放得越低,精度越高,但是网格越小。我在matlab 内自己写的code,在y+=5-8 内放10 层,
fluent 应该可以更高。放在fully developed region 是完全错误的。
4: 二楼的兄弟,谢谢!我的意思是壁面函数法和k-epsilon 混合使用,是不是它只计算壁面
到第一个节点线之间的区域?如果是这样的话,划分网格是不是要计算这个距离呢?Y+这
个值是我们控制,还是fluent 在求解时自动计算呢?y+ 的临界值好像是11.63,不过这个值
不是绝对的。
为什么要使用壁面函数呢?首先,在CFD 中应用湍流模型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壁面函数,在
粘性支层中可以对N-S 方程直接求解。在粘性支层中,速度梯度很大,vorticity 不为零,所
以要直接求解,就必须在粘性支层中布置较多节点,一般要 10 层以上,这就是一般的低
Re 数湍流模型。当然这样将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而在边界层中,是存在解析解的,如果
在粘性支层内不求解三维N-S 方程,而用一维数学模型代替,将大大降低计算资源的使用,
这就是壁面函数。一般高Re 数湍流模型都使用壁面函数。第一层网格节点布置在粘性支层
之外。那么你如何判断你的边界层网格节点布置是否合适呢?这就要检查你的y+ ,y+就是
第一层网格质心到壁面的无量纲距离,与速度、粘度、剪应力等等都有关系。对于y+ 的值,
各个学者推荐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但一般在30-60 之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也有推荐 10-110
甚至200 的。y+ 的值合理,意味着你的第一层边界网格布置比较合理,如果y+不合理,就
要调整你的边界层网格。
二、关于Y+的几点笔记
y+普遍存在于湍流问题中,Y+ 是由solver 解出來的結果,网格划分时,底层网格一般布置
到对数分布律成立的范围内,即11.5~30=y+=200~400。在计算开始时,y+并不知道,这
些值需要在计算过程中加以调整。数值计算实践表明,y+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往往
存在一个合适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内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符合较好。算每个模型
都要先大概算一下,然后得到y+ ,然后再算第一层高度,重新画网格,貌似像是一个迭代
的过程。
估算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专门计算器
最好是使用NASA Viscous Grid Space Calculator 计算,网址为:
/APPS/YPlus/
2 ,
3 ,一些经验之谈
Laminar sublayer (y+ 5)
Buffer region (5 y+ 30)
Turbulent region (y+ 30)
增强的壁面函数(Enhanced Wall Treatment )对于y plus 大于30 的有很好的作用,对于5
到30 的也能求解,但对于laminar 底层,对求解非常敏感,特别是在高雷诺数的情况下。
所以对于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可以先选择增强的壁面函数设置,然后计算完以后,通过
计算的y plus 对网格进行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