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V2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级软件工程专业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V2.0
课程任务
要求独立完成一个或多个较为完整的应用需求分析,在完成设计和编程大型作业的过程中,深化对数据结构课程中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使同学的程序设计与调试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经过查找参考资料、技术手册和撰写文档的实践,进一步培养软件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主要考察:
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的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
典型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算法实现、运用
Java编程基础
流、文件和输入输出操作
异常处理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和编程实现
事件驱动编程
Applet和多媒体
程序打包发布
具体要求
每人应至少独立完成一道题目并撰写课程报告,具体题目由任课老师组织分配,题目一旦选定,未经老师同意,不得私自更换,否则总评成绩为缺成绩。
按时出勤,旷课2次直接取消答辩资格,旷课1次总评成绩降低1个等级。
3.听从值班老师安排,按所选题目分区坐在指定位置。
4.按时提交课程设计资料,未按格式或未在规定时间提交资料的,总评成绩为缺成绩。
5.每人完成指定的题目,每个题目有多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实现某一层次取得对应的分值。
6.代码遵守命名和缩进规则,关键代码需要注释说明。
7.提供相应的说明文档,主要包括功能分析、解决方案、主要步骤,如:采用的数据结构,实现的操作,采用的算法,包括类的主要变量和主要方法(用UML类图说明,标注类继承、组合和依赖关系),以及输入输出方式等。
8.如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题目要求中的不合理因素,设计出更合理、更有效或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实现,可获得加分。
具体安排
1.集中设计时间:18周周1至周5上午
2.集中设计地点:
周1 周2 周3 周4 周5 1、2班 4教209 4教209 4教312 4教209 4教209 3、4班 4教210 4教210 4教313 4教210 4教210
3.答辩时间:18周周5上午
4.课程设计具体考核标准和流程由题目指导老师负责。
课程设计题目与内容
题目1.数据压缩与解压缩
[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信息通讯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数据预先编码;在接收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复原)。对于双工信道 (即可以双向传输信息的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的,也可是保存在文件网络上的)写一个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
[基本要求]
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l)I:初始化 (Initialization)。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及n个字符和m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
(2)C:编码 (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fmtree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s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中。
(3)D:解码(De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file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4)P:打印代码文件 (Print)。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显示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编码文件写入文件codeprint中。
(5)T:打印哈夫曼树 (Tree printing)。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 (树或凹入表形式)显示在终端上,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treeprint中。
[实现提示]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把程序划成5个模块,设计成菜单方式,每次执行一个模块后返回菜单。
除了初始化(I)过程外,在每次执行时都经过一次读取磁盘文件数据。这是因为如果在程序执行后一直没有进行初始化(I)过程,为了能使后面的操作顺利进行,可以通过读取旧的数据来进行工作。比如:如果程序的工作需要的字符集和权值数据是固定的,只要在安装程序时进行一次初始(I)化操作就可以了。再次运行程序时,不管进行哪项操作都可以把需要的数据读入到内存。
[算法分析]
本程序主要用到了三个算法。
(1)哈夫曼编码
在初始化(I)的过程中间,要用输入的字符和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求得哈夫曼编码。先将输入的字符和权值存放到一个结构体数组中,建立哈夫曼树,将计算所得的哈夫曼编码存储到另一个结构体数组中。
(2)串的匹配
在编码(D)的过程中间,要对已经编码过的代码译码,可利用循环,将代码中的与哈夫曼编码的长度相同的串与这个哈夫曼编码比较,如果相等就回显并存入文件。
(3)二叉树的遍历
在打印哈夫曼树(T)的过程中,因为哈夫曼树也是二叉树,所以就要利用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将哈夫曼树输出。
[测试数据]
根据实验要求,在tobetrans.dat中输
显示全部